第55章 問策之辯 (第1/2頁)
言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幾日,柴宗訓與範質等圍繞著一個問題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即是大周目前中央與地方的各項制度需不需要更改?
數代以來,戰亂頻頻,各朝各代更迭更是頻繁,大多數政制皆沿襲唐制,某些官位權力若有所變更,亦是因人設事,根本沒有形成定製,虛設了很多無用的職位,枉耗國力,一些薄弱之處更是沒有顧及,造成了體制漏洞。
之前,柴宗訓已經改革過軍制,他透過在中央設立樞密院聯席指揮使,利用軍區與戰區職權分割地方軍權,效果十分顯著。如今柴宗訓又將目光放在了中央及地方官制上,想要進一步提升大周的行政效率。
“陛下,恕臣直言,若是要改革官制,臣恐怕不少文臣會站出來反對,畢竟這相當於重新劃分職責,將他們手中原本就有的權力交出去。”
範質近來感覺身體越發不好了,他本想護著柴宗訓繼續走下去,如今看來怕是不能夠了。因此他才擔心自己若是走了,柴宗訓一個人能否撐得住這場改革。
“朕不怕擔罵名,也不怕有人站出來反對。軍改也不易,朕不是也挺過來了,何況改革官制乃是利國利民的好事,如果確實有人不滿意,那大可掛職離去,朕現在最不缺的就是人才。”
柴宗訓完全不擔心有人會不願意當大周的官,如果這一批不願意,自然會有心甘情願的人。
王溥與魏仁浦二人對柴宗訓向來都是有求必應,更何況王溥之孫女不久便要入宮,他自然更是要站在孫女婿這邊了。
僅僅是福寧殿內的幾人同意,還不足以掀起一場影響大周全境的中央與地方官制改革,柴宗訓想在朝會上安排一場大辯論,讓諸臣皆參與其中,也算是他為這場變革造勢。
第二日,柴宗訓上朝後先是片言不發,待眾人一一將所奏之事道出後,方才開始說話。
“剛剛諸位所奏之事,朕會令有司立辦,現下朕有一事想詢問諸臣的看法,大家儘管暢所欲言。”
柴宗訓看了一眼站在前面的幾位相公,見他們的神色沒什麼異常,應是猜到他想要說的話事關中央與地方官制改革。
反而是朝堂眾臣,皆是你看著我,我看著你,絲毫不知柴宗訓即將拋下一個怎樣的重磅炸彈。
“朕決議要改革中央與地方官制,想聽聽諸臣有何看法。”
站在武將一側的韓通等人,聽完柴宗訓此話後,一個個都站直了身體,靜待文臣一側開始“炸鍋”。
原先軍改時,文臣就曾在一旁幸災樂禍,誰料軍改後大周軍隊的戰鬥力與日俱增,在百姓心目中的形象,更是比大周文臣高出了好幾個咖位,惹得文臣一脈是嫉妒得發瘋。
一些剛剛被選任為京官的文臣,若不是知道柴宗訓不會特意將他們放在心上,估計都覺得這位陛下就是在故意整他們。這人好不容易才進了汴京城,準備好好靜下心來履職,居然碰上了官制改革。
“陛下,文臣乃社稷基石,若要改革,臣恐危及大周江山……”
“陛下,自古以來針對官制的改革,大多數都成效顯著,臣贊成!”
“陛下,莫不要聽此悖逆之言,漢承秦制,又置分封,導致七國之亂;東漢唐末任用宦官理政管軍,皆是禍國之舉,臣不知陛下是否要棄文臣於不顧,萬望陛下三思而後行。”
“陛下,數代以來官制鬆散不成定製,若我大周決意改革,定下王朝千百年基業之根,臣舉雙手贊成!”
……
今日在朝堂上的文臣,不論其職銜高低,每個人都站出來說了幾句話,除了前幾日已在柴宗訓處被說服了的範質等人,大家都做到了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卿等的心意,朕已大致明瞭。朕今日在此問策,只有一個目的:如何改?至於某些大臣針對是否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