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小滿的滿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普通人的生活,就是大部分時間的按部就班和偶爾的有趣。
無數上班工作的打工人以及像宋向文這樣在學校裡面上學的學生,亦或者是年邁力弱,無法繼續工作的老人。大部分的人,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做著能夠重複的工作,日復日,年復年。
隔許久時間,已經開始對當前的生活失去耐心的時候,才能去花點大價錢,吃點平常吃不到的“山珍海味”,去別人生活的地方看看別人的生活,坐在車裡,走在路上,感嘆一下別人的生活多麼的多姿多彩,轉頭想想自己那枯燥乏味的生活,心裡面那面會有落差感。
沒有發財的想發財,發了財的人想要安穩的生活,得到了安穩的生活的人時間久了又會抱怨人生枯燥乏味。不同的人羨慕著不同的人,人們會著重在意自己所沒有的,羨慕別人擁有的,這往往會降低人們對現在生活的滿意程度。
發現自己生活裡面的閃光點,是一種能力,一種智慧。
是不是正是因為那些自己所不能自由擁有的小快樂,才讓我們對生活有了些許的盼頭。
侷限於工位上,想想再過幾天就去火鍋店大吃一頓,去電影院看一場電影,去KtV放聲高歌一曲,坐上火車,去到從未到達的地方。這份期盼,真真切切地成為了維持著人們努力生活的動力。
同樣是中年的年紀,上有老下有小。有的人想“我這輩子什麼時候是個頭,一個人掙錢全家人花錢,孩子成績不好,父母身體一般,自己平凡的不能再平凡,感受不到任何快樂。”
有的人想“我有我的寶貝孩子,長到現在沒病沒災,被我保護得很好,我的父母還都健在,我掙的錢還能養活得起他們。以後我的孩子長大了,會很有出息,我自己,陪著家人也很快樂。”
同樣的生活,不同得想法往往會塑造出不同的性格,而不同的性格投射到家庭生活或者社會生活當中又會產生不同的效果。
抱怨生活的人家裡面往往不安寧,喜歡生活的人往往總能在生活中找到快樂。
老話說“知足常樂”。宋向文聽宋召華說過,聽劉二姐說過,聽過年過節的時候在親戚家吃飯的親戚說過。
都在說知足常樂,沒有人說怎麼知足。
道理就擺在那裡,但是往往沒有多少人能夠真正的撿起來,用起來。會有的人說:“這些大道理誰都懂,用得著你說?”
說這句話的時候,要界定一下,什麼叫懂。是不是聽說過就叫懂,還是認同了就叫懂,還是真正的能夠知行合一才算懂。
所以怎麼知足?
不如試著接受一下自己。夢想當然要有,又不佔地方,多想總是沒錯的。但是不要想得太多,不要讓夢想影響到了現在的生活,每天想著發財,固然不錯,說明最起碼,還是上進的。但是如果沒有發財的話就懷疑自己懷疑世界,開始每天消極對待,這就不對了。
誰不想去發財,我去他二舅的我也想發財,但是發不了呢?總不能不過了,生活得繼續,就試著接受現在的處境,接受不是擺爛,接受是改變的第一步。
要認清現狀,才能改變現狀。
——
過了清明節假期,宋向文又要開始上學了,上五休二。劉二姐和宋召華又投身工作了,每天累的一身汗回家,來不及洗洗就該做飯,該燒水,該伺候老人伺候孩子了。宋婷又回到了高中,兩個週一次回家,高考壓力大,她們這些高中生的學習強度要比宋向文大得多了。
宋向文一家從短暫的假期回到了平凡的生活,如同宋莊、劉莊、西廣村,或者說是整個鎮子,整個青市的大多數家庭一樣。
在小學裡,玩的還是那些東西。雖然宋向文他們的小團體早就覆滅了,他們也因為團體裡面的事情跟班級裡面的幾個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