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小滿的滿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薛林是小行村的人,這個村子宋向文倒是從來沒有聽聞過,這樣不怪他,小行村在陳屯的北邊大約一公里的地方,從他家來陳屯小學很近,每天早上薛林的媽媽會騎著電動車送他,有時候是他爸爸,他爸爸有一輛黑色的轎車,應該是大眾的,宋向文那個時候是不怎麼認識車牌的,只跟著劉立坤和劉立傑認識了幾個常見的。家裡面有私家車,就肯定是日子過得不錯了,雖然說小行村嚴格來說也是農村地區,村子周邊也有農用耕地,村子裡也基本都是磚瓦房,但是比宋莊要更靠近城裡,村子裡面的人更方便於往來城裡,也就有不少人住在村子卻進城上班,不靠種地為生。
薛林的爸爸開了一家手套廠,雖說是廠但是也不成規模,就三四個工人,完全是自己出去跑業務,找市場。薛林說小行很多人家都是織手套的,他家不是最大的,也不是第一家,自己家的生意也是爸爸看著村子裡面的人做的不錯才學著做起來了,所以在他口中,自己家跟種地沒什麼區別。
宋向文給畫畫的男生,跟薛林是一個村子的,兩個人從小就認識,從小一起光著屁股長大,算是發小了。宋向文跟薛林聊的來,薛林的脾氣好,說話也不吹牛,講話的語氣很正經,偶爾也開個玩笑。薛林告訴他,那個男生家裡也不種地,是開店的,賣電器,家裡挺有錢的,住的是村子裡面不多的二層小樓,他說是小行同齡人裡面最有錢的孩子了。
薛林跟同村的男生,經常一起玩,機緣巧合,他們倆也成了趙一凡的小弟,宋向文在此之前只是見過他們,卻一點也不熟悉。有天中午的時候,宋向文跟著劉立洋和趙一凡在小賣部裡,劉立洋跟趙一凡和高年級的學生走的近,因為趙一凡會經常給高年級的學生買零食,不主動買高年級的學生也會過來找他要,自然就把他當成了財神爺。劉立洋是趙一凡的軍師,而且團結高年級的同學,肯定是有助於自己在學校裡面的威信的,陳屯小學的扛把子,就在六年級,也每天都泡在小賣部裡,錢卻不如趙一凡多。他們倆跟高年級玩的歡,宋向文卻不喜歡也並不擅長於此類,他就一個人依靠著牆壁發呆,趙一凡給了他錢,他不能隨便走,陪在這裡當著跟班才能哄好了金主爸爸。而作為分支小弟的薛林兩個人,卻不用每天都在小賣部,他們拿的錢比宋向文少,自然乾的事情也不用太多。
劉立洋和趙一凡在跟六年級學生聊的正開心的時候,薛林兩個人從小賣部門口邁進來,看了一眼宋向文,趙一凡不在宋向文這邊,就環顧別的地方,找趙一凡的身影。看到了趙一凡,徑直走過去,手伸出來,說幾個字“凡哥,報酬。”趙一凡就讓替他拿著小錢的劉立洋拿出來四塊錢,一人兩塊分給倆人。倆人在小賣部消費了四塊錢,拿著零食又走了。
宋向文當時就感覺到了一股難受的感覺,不是生理上,是心理上的難受。他本就是一個心裡想法比較多的人,而且也很擅長很喜歡觀察到人的細節,來揣摩別人做什麼事情的原因和對自己的態度。剛才薛林進來的時候,先是看到了自己,自己跟他對視了一眼,薛林一定是知道的自己也是趙一凡的小弟,他們見過的,但是他還沒跟自己說話,臉上沒有表情就去轉頭尋找趙一凡。而且自己跟趙一凡要錢的時候,從來不敢主動要,每次趙一凡拿出來一張一百元給老闆,劉立洋是跟在他旁邊的,六年級五年級的高年級學生蜂擁而上,擁簇著趙一凡讓他請他們吃零食,宋向文就會被擠到人群的最後面。他就會在心裡面升起來一股子奇怪的感覺,要零花錢誰不想要,但是伸手問別人要他又伸不出手。那時候的他把這種行為歸結為死要面子活受罪,也歸結為又當又立。劉立洋就看的很開,拿人手短,那就彙報給趙一凡情緒價值,這是宋向文所沒有參透的。
而且薛林拿到了四塊錢,買東西的時候,自己正站在貨架的旁邊,他們倆卻還是若無其事的挑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