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江一柏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楊宸在出拉雅碑之前矗立了片刻便轉身看了看麗關西北的藏地雪原,心中不免想來“給我大寧十年太平之世,便是踏雪而行破你藏地之時”
永文帝停止對外用兵,絕非尋常布衣口中的因永文二年御駕親征北伐失利,再無拓開疆土之心。
而是廣武二十五年,連年兵事,軍出四塞早就使得府庫空空,百姓徭役日重天下有了傾覆之憂。如今想來,不過五年之期,大寧四境便重現了太平之景,再有了一戰之力。
朝廷如今便想著北伐,若再有五年還真有可能破了這紅教日益猖獗無父無君的藏地。
“林將軍,來而不往非禮也,去探探這迪慶寺?”
林海聽聞此語,還以為楊宸是見了這《出拉雅碑記》年少輕狂,兩眼一熱的衝動之舉,便勸阻著:
“殿下,一千長雷營騎,五百遊哨,若是迪慶寺五千僧軍盡出,可是有些麻煩”
“無妨的,到那寺外探探便走”
說完,離了此碑翻身上馬,衝下了山腰。林海無可奈何,唯有隨行。後世有載:
“大寧永文五年冬月十一,王冬獵麗關,觀前奉出拉雅之碑,嘆冠軍侯之英氣百年,遂親率一千五百騎,再出拉雅山口,示威於迪慶寺外,三進三出於藏紅教之軍,手刃數人,三軍以一當十,破敵騎陣,乃龜縮寺中不出。間百年,再有我中州鐵騎踏藏司雪原”
楊宸握著手中的長雷劍,劍鞘之上仍是猩紅之血,這藏地僧軍不著甲冑,皆披僧服,不用長槍,唯用彎刀。
既然是大寧親王冬獵巡邊,初夜便被敵襲卻不回應,著實聽得有些窩囊。楊宸也並非只為洩心中之憤,這藏司藉著麗關邊軍身處苦寒之地無人問津,每每便趁著春夏之際敵襲。
而麗關之軍力唯有自保,每每也只是逐敵於拉雅山口便收軍回關。
今日既長雷營在此,自然是趁著大雪封山之前出兵示威,讓來年開春之際也不敢出山尋釁。
“殿下,今日可痛快,這藏地的禿驢如今也只敢龜縮在那高牆之內,哈哈哈,痛快”
林海初以為楊宸不過是逞一時少年之氣,在寺外走了一遭便是,可不曾想來這小王爺竟然衝在最前直接踏到了寺外大門之處,將藏地遊哨的頭顱扔了過去。
三軍為之一振,僧軍難忍心中惡氣,乃出千騎逐寧騎,這王爺又佯裝潰退,任其出寺,伏在那寺側的安彬乃率百騎而出,斷其後路。
既解了長雷營騎戰馬耐力不足衝勁略遜於藏地僧軍之劣,又亂了那藏軍之心,回馬一擊,三進三出,何其痛快。
林海本就不是那精打細算之人,若非軍前衙門的蕭綱使絆子,不予補充軍力,他林海真有一千五百騎哪裡會受著那藏軍夏秋之際屢出拉雅山的惡氣。
騎軍是寶,自然得省著點用。
“這迪慶寺的騎軍大部都損在了今日,等開春之後,本王給你補兩千騎,日後藏軍再敢出拉雅山,就給本王殺他個有來無回”
“諾!”林海起身行禮。如今既然有了楚王就藩總領四關之軍,自然也不再憂心那蕭綱不予充實軍力之事。
長雷營也算出了昨日的一口惡氣,自然又是換上了笑顏,那麗關的五百遊哨今日也殺了個痛快,心中對楊宸的年少楚王那股子殺氣,還真覺著對味。
領軍之人,本就該用一次又一次的衝殺,立威立命。
隱隱聽得邊軍遊哨中有“那殿下在寺門之處,扔過頭顱的一句“大寧楚王殿下冬獵此處,爾等閉關自守,不必驚懼”還真是有些咱邊軍的霸氣”的誇讚之聲。
楊宸也笑逐顏開,領軍回還。
在那麗關之外,社壇敬告天地,祭奠亡魂之後,便得率軍南下了梁山軍馬場。
“林將軍不隨本王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