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排兵佈陣 (第1/2頁)
刀切西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慈澗東側,靠近洛陽的方向。
鄭軍主力正駐紮於此。
鄭軍中央大營中,王世充坐在前方椅子上,剛才手下大將單雄信派人來報說包圍了唐軍的主帥和大將軍,激動的王世充差點從椅子上摔倒在地上。
就這樣懷著一顆激動無比的心等待了片刻,只見單雄信親自前來,一臉愁眉苦臉的表情,王世充也猜到了結果,定是讓李世民和王權寧二人逃了。
那顆熱血沸騰的心頓時變得拔涼拔涼的。
又過了一會,派出去的探子回來稟報,說偵察到唐軍主力十萬人全部在此,嚇得那顆拔涼的心彷彿結冰了一般,不做多考慮,立馬大軍開拔,返回了洛陽。
想什麼呢,自己只有這三萬軍隊,而唐軍十萬之眾,拿什麼打,拿頭打嗎?還是回洛陽繼續守城好。
就這樣,王世充三萬大軍來的迅速,走的更是迅速,宛如螞蟻搬家一般,極其的有組織有紀律。
翌日。
慈澗關內的羅士信大開關門,把唐軍迎了進去。
關內。
眾將聚集在一起,討論著如何奪取洛陽的方針。
王權寧咳了咳嗓子,率先說話:“當年李密率幾十萬大軍圍攻洛陽,前後打了幾百餘仗,都沒有將其攻下,前車之鑑,洛陽絕不可強取。”
眾將皆是點頭,當年的戰役雖說他們沒有親身參與,但也是有所耳聞的,戰況可謂是極其慘烈。
隨後諸將依次發言,總結下來就是先取洛陽周邊重要據點、關口,控制住兩大糧倉,而後收縮戰線,圍困洛陽,使其變為一座孤城。
這種戰法雖說消耗的時間很長,但傷亡肯定是最小的。
統一了結果,李世民當即下達命令。
將這十萬唐軍共分為五部。
一部攻伊闕關,切斷洛陽南面的援軍。
伊闕位於洛陽的南面,是洛陽的南大門,雖說南邊除了伊闕外還有一兩個關口,但那些關口較小,行軍困難。
一部前往洛陽東邊攻洛口倉,切斷洛口倉的糧食補給。
一部攻懷州,懷州位於洛陽北面,與洛陽之間隔著黃河,可憑藉黃河天險阻擊敵軍從北面的增援。
一部隨攻懷州的一起行軍,而後秘密渡黃河南下,沿邙山山脈行軍,直取回洛倉。
最後一部由李世民、王權寧親自率領,大軍屯於邙山,直逼洛陽,牽制住王世充。
數日後,各路大軍行至指定地點,帥令一出,各路將領紛紛行動,向洛陽周邊發起了猛攻。
戰鬥結束的異常迅速,也異常的順利,除了虎牢關旁的洛口倉久攻不下之外,其餘皆順利完成指定任務。
洛口倉的這路唐軍見其久攻不下,也沒有跟其死磕,就轉頭拿下了轘轅關。
轘轅關是位於洛陽東南風的一個關口,是河南與洛陽往來的交通要道。
而河南作為王世充的大後方,這部唐軍原本以為攻下轘轅關之後,河南方面應該會率大軍前來奪取關口的,到時候定然又是一場血戰,能不能守住轘轅關都不一定。
結果確實是等來了河南方面的軍隊,但卻不是王世充的援軍,而是來投降唐軍的。
原來,原本在洛陽方面的前朝舊臣都被王世充換上了新提拔上來的將領,而原先那些老的將領又不能全殺了,否則直接就會發生非常大的動亂。
所以王世充就想了一個辦法,將這些舊臣、舊將領全部趕走,趕去哪呢?自然是河南。
對此,這些舊臣自然是怨念極大的,甚至有很多人都想置王世充於死地。
所以待唐軍攻下轘轅關的訊息一傳到河南,這些駐守在河南的舊臣、將領們也極其有組織、有紀律的開始了歸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