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頭鷹Owls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索林蟲群的戰術規劃能力一點也不亞於銀河各國艦隊,它們的蟲母並不只會聚整合一團,而是兩到三隻為一組,分散在整個恆星系邊緣,它們甚至不惜繞遠路,從靠近L-03星門那一端發動攻擊。
蟲母十分分散的站位,讓它們根本不可能被一網打盡,就算一兩組蟲母被恆星系內衝出來的艦隊給剿滅了,對於整體戰鬥力的影響並不算大。
並且蟲母單體戰鬥力雖然不到位,但其生產的蟲群部隊不管是進攻還是防守都十分到位,想要光靠常規艦隊進攻,不拿出近千艘艦船是做不到的。
況且沒有恆星系引力井的約束,蟲母可以隨時跑路,常規艦隊根本追不上,想要殺掉這樣有準備的蟲母,是極為困難的事情。
不過,也並非是完全沒有任何辦法。
恆星系外,三隻蟲母剛剛將一萬多隻進攻部隊派出去,前往恆星系內阻撓星耀帝國的要塞建設。
它們身邊只有2000只左右的艦載機蟲護衛,正好是蟲母防禦最為空虛的時候,在這些蟲母身邊,有200多艘星耀帝國的艦船悄無聲息的躍遷到了它們的附近,距離只有30光秒。
星耀帝國的量子躍遷引擎,透過相當“魔法”的量子糾纏技術,在兩點間建立起相當於星門的傳送通道,然後達成瞬時傳送。
量子躍遷引擎基於其原理,在航行過程中產生的各種可探測波段十分微弱,只會在超空間探測器層面下產生出明顯的超空間漣漪。
並且量子躍遷引擎最大的特點就是不受恆星系引力井影響,即便是在黑洞旁邊,都能毫無顧慮的啟動躍遷,如果不忽略其龐大的能耗的話。可以說是一款效能十分強大的躍遷引擎。
不過量子躍遷引擎龐大的能耗預期是基於其需要跨越數個恆星系幾十到幾百光年距離下的,如果只是從恆星系內到恆星系外那種不到一光年的短距離躍遷,能耗就可以看了。
200多艘星耀艦隊完成短距離躍遷後,立刻向蟲母發射了數發暗物質反艦導彈,對付蟲母這類龐大體型的目標,暗物質反艦導彈最為管用。
這200艘戰艦中只有洛雨的本體裝備了幻影裝甲,能夠實現隱身,其餘躍遷戰艦都無法隱身,所以在躍遷完成後,蟲母就立刻發現了她們。
蟲母周邊的艦載機蟲立刻撲了過來,試圖為蟲母拖延時間,蟲母身上的孔洞噴射速度也進一步加快了,更多的蟲子被生產了出來,撲向這邊躍遷完成的星耀艦隊。
蟲群的反應速度固然很快,但暗物質反艦導彈的速度更快。
星耀帝國的標準暗物質反艦導彈裝備的是超反應負物質衝壓發動機,反應室經過特殊的加固,能夠在短時間內承受數千克的負物質反應。
相當於上百顆核彈的能量全用於整發導彈的推進,導彈的瞬時速度立刻就從0被拉到了10%光速,並且還在以每秒鐘1%光速的加速度飛速的增加。
如此巨大的加速度,有且只有奈米晶格龍鱗裝甲能夠抗住這樣的加速過載,每一發導彈的成本都極高,不過暗物質反艦彈頭確實對得起這樣的待遇就是了。
反艦導彈的速度很快加速到了50%光速,負物質衝壓發動機的反應室很快報廢,導彈尾部一個可控爆炸,直接將報廢的反應室拋棄,二級衝壓發動機啟動,繼續推高導彈的速度。
30光秒的距離,足足有900萬千米,但對於快速推進的導彈來說,只需要不到一分鐘的時間而已,這個時間,蟲母來不及反應。
有正在路上的艦載機蟲想要以自己的身軀攔截下來暗物質反艦導彈,不過暗物質反艦導彈的奈米晶格龍鱗裝甲也不是吃白飯的,擋在導彈彈道上的蟲子,直接被導彈一頭創了個對穿,導彈絲毫不受影響。
蟲母實際上已經啟動了跳躍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