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鉅鹿新像 (第1/1頁)
唐陰山的蘇子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廖化等一行人,一路馬不停蹄,終於在十天後到達鉅鹿郡治癭陶縣。廖化直接任命程昱為鉅鹿郡丞,負責郡內一切政事;又調來徐庶,任命為都尉負責郡內日常治安、防禦;同時徵調常山郡三名政績顯著縣令,任郡內吏員。 在等待徵調人員到位期間,廖化、程昱二人規劃了鉅鹿今後的發展計劃。最主要的就是恢復農業,兼顧發展商業。因為經過黃巾之亂,農民被殺,病死,流亡後,僅剩十之三四,特別是自由農民更少。 藉著一年免稅的政策,廖化宣佈,一年後,鉅鹿按照三十稅一徵稅,且不再有任何其他稅目,徭役也是有償自願服役;同時鼓勵流民回遷鉅鹿,大量荒蕪的田地,可以無償分給回遷流民,每人最多可分二十畝,前提是必須全部耕種,不能荒蕪。 幾十萬的黃巾起義,攻破了大部分的縣城、莊園、塢堡,斬殺了很多官吏、豪強、地主,裹挾了很多農民、佃農、家僕,摧毀了當地官吏、豪強、地主的基層統治,更是空出了大量的田地,多數已經成為荒地。這對廖化目前的治理幫助非常大,所釋出的政策幾乎沒有遇到什麼阻力。 同時又把柏鄉縣和下曲陽屯田的農民(原來的俘虜),調出一部分,分配到人員過少的縣鄉屯田,並且給屯田農民宣佈,屯田滿五年,所耕種田地歸耕種本人所有,和其他農民一樣,僅按照三十稅一納稅。 在農業種植上,大力推廣紅薯種植。雖然紅薯種植在常山郡推廣後,也往鉅鹿郡輻射,但是自然的擴散推廣,速度很慢,每年很難超過20裡。這幾年下來,加上黃巾之亂的影響,在鉅鹿距離常山郡三十里範圍內才有紅薯種植,而且規模也不大。但是,若在郡府的主導推廣下,一年就可以在全郡各個縣鄉里開始種植,兩年就能在全郡鋪滿,三年就能在全郡百分之八十的土地上種植,鉅鹿再也不用缺糧。 在軍事上,廖化調來關羽青龍營,張飛的暴龍營,限期山匪出山投降,超過期限,關羽、張飛部就開始掃蕩四周。多數黃巾餘部走出山林,重新編戶耕種,個別山匪習慣了不勞而獲,殺人越貨,無拘無束的生活,選擇頑抗,結局無一例外就是被攻滅,首惡斬殺,餘部異地編戶耕種。 對於臥牛山的裴元紹和大陸澤的郭濤兩部黃巾軍,廖化指示,各自只留下2000精銳陸續訓練,500青壯耕種,釋放其餘部分黃巾軍,參加鉅鹿的大生產。對於釋放出的黃巾軍,廖化像普通農民一樣對待,分給田地,糧食,牛羊。 特別是郭濤部黃巾軍,因為靠近大陸澤,有些地方適合行船,廖化安排郭濤進行水軍訓練,為以後發展水軍奠定基礎。 隨著流民的回遷,部分黃巾軍的釋放,鉅鹿很快增加了多人的勞力,加上原本的農民,廖化都充分發動起來,在鉅鹿進行大規模的開荒運動。又從常山郡運來一車車的糧食,一頭頭耕牛,一隻只山羊,一隻只土雞。當然,具體的工作都是程昱安排各吏員負責,縣令具體實施的。 一時,整個鉅鹿全部動了起來,活力充滿整郡。喜歡三國:從農村小屁孩到千古一帝()三國:從農村小屁孩到千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