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前虎後狼 (第1/2頁)
寫作需堅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天色漸晚,遠處的晚霞紅彤彤的,蒼鷹在空中隨風起舞。
落日餘暉映照草地,帶著夏日一點餘溫的風吹過山坡,馬群悠然自得的吃著青草,一切都顯得剛剛正好。
齊風三人選擇在一處緩坡休息。
緩坡不遠就是一個池塘大小的水潭。
夜幕降臨前,不少食草動物都出來喝水。
在水潭邊上,一支約十幾頭的馬鹿族群正在飲水。
為首的馬鹿,高高抬頭注意著周邊風吹草動,腦袋上的鹿角鱗次櫛比,像是成長多年的珊瑚。
這頭馬鹿是族群中最年長的,它正擔負著觀察敵情以警示同伴的責任。
更遠一點,幾個褐色的身影在草叢中亂竄,天空的雄鷹敏銳的發現了在地上草叢探頭的兔子,只是一個俯身滑翔,快速定位,伴隨“吱”的一聲,一隻草原褐兔便被老鷹抓緊緊鉗住,帶往高空。
飛到一定高度,卻是放爪,兔子便從高空墜落,摔得稀碎,老鷹這才慢慢降落,大快朵頤起來。
“蒼鷹搏兔,猶盡全力!”
齊風用嘴扯下一口剛烤好的兔腿肉,十分滿足的咀嚼吞下。
一旁的丁大有邊吃邊擦嘴巴問:“小旗,你在那說什麼呢?”
齊風轉頭道:“沒說什麼。”然後走近:“把那腿再給我留一個唄,你們兩個別光只悶著頭吃呀……”
......
一夜無事,平安度過。
清晨齊風在水潭邊洗臉,雙手並在一起形成漏斗狀,掬起一捧清水,覆在臉上,只感覺清涼無比,整個人兒獲得了重生。
感受著冰冷的水流過面頰片刻的享受。
一邊的宋鐵說:“小旗,我感覺昨夜的狼群似乎盯上咱們了。”
三人昨夜睡覺是輪流守夜增添柴火的,宋鐵在第二崗,前半夜相安無事,後半夜周圍棲身的地方就有狼在嚎叫。
狼嚎一陣接一陣,三人下半夜幾乎沒睡過,光顧著給火堆增添柴火和警戒四周了。
或許是畏懼火焰,那些畜生並沒有發動襲擊,一直待到天矇矇亮的時候才離開。
狼離開的時候,齊風還特意數了數,是十幾頭草原狼組成的狼群。
狼這種動物很聰明,不僅捕獵時會團隊配合,還有極其森嚴的等級制度。
蒲松齡在《狼》一文中就有描述:“前狼假寐,蓋以誘敵。”說明狼不僅會善於配合,也不是輕易放棄的動物。
狼群離開,或許只是為了尋找更好的機會。
因此,對於宋鐵說的,齊風認同的點點頭,“是要注意一下。不過現在咱們有兩副弓,遇到數量不多的狼群,還是能應付的。”
宋鐵點了點頭,洗完了臉,就開始找了個棍子掰斷兩節,遞了一節給齊風。
齊風接過,將一頭咬成粗纖維混著昨晚柴火燒完剩下的草木灰刷牙。
在秦朝,實際上已經出現了牙刷的雛形,只不過那時候的牙刷類似菸斗,且為青銅材質,以擦拭牙齒為主。
使用方法也很簡單,在像菸斗的那頭塞入小布,混著清水就可以用了。
在南宋時期,牙刷叫牙刷子,材質多為骨,木製,在前排打上細孔,使用柔和的馬尾毛製成混著牙粉使用。
蘇軾這位家喻戶曉的大家。不僅僅只在美食上頗有造詣,發明創造秘製的牙粉自也有他的一份。
元朝時,牙刷子正式改名叫牙刷。
而牙刷真正走進平民百姓,千家萬戶,則是明朝中期。
這還得提一提明朝後世某位皇帝——朱佑樘。
就是這位歷史上最專情的皇帝,他利用廉價的野豬毛把牙刷推廣到了千家萬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