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洞大的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本章和主線故事完全沒有任何聯絡,只是很早就計劃要和大家討論的問題。
很多隻要關於二戰介紹的影片,評論下方總是會有無腦吹德或吹蘇的。
並且將近有一半人無視技術問題,而是站在政—治角度思考,只要稱讚德軍軍事勝利的就是nc小鬼,只要只認蘇軍軍事錯誤的,就是叛徒這些事。
其實在1941年~1945年,蘇德雙方在裝甲戰上都犯了許多戰術和戰役上的錯誤。
德國人犯下挑起戰爭,卻沒有為贏得戰爭做好準備的戰略錯誤,並且蘇軍從1941年~1942年的失敗中,學到的東西比德軍從勝利中學到的更多。
無論是戰時還是戰後,德國人都已在用蘇聯人的數量優勢,來為自己的失敗找藉口,好像雙方在某種程度上是不公平的一樣。
然而,蘇軍坦克數量的優勢正是因為其坦克設計簡單,易於操作,維修方便,可以開行很長的距離,而不出太大的故障。
蘇聯坦克的實用性,是建立在戰前工業決策的基礎上,這一決策的著眼點就是要打一場持久戰。
說一句讓精德破防但很現實的話,無論在戰前還是在戰時,蘇聯對坦克研究生產和改進和監管,都比德國更為專業。
德國直到斯塔林格勒戰役後,才委命古德里安這樣的坦克專家負責裝甲師的恢復。
而蘇聯裝甲車輛總局局長雅科夫.N.費多連科中將,在整個戰爭期間都管理著蘇聯的坦克製造計劃。
古德里安提出的幾乎所有重要的建議都被否決了——包括豹式坦克過早投入使用,攻擊庫爾斯克的決定以及建立裝甲預備隊的重要性。
而費多連科在重建蘇聯坦克集團軍和確保生產超過損失方面,發揮關鍵作用,確保生產超過損失。
德國還喜歡少量生產一些如費迪南坦克殲擊車那樣的實驗品,生產數量較少且難以保養,而蘇聯人則只嚴格的生產成熟型號,任何實驗性型武器,沒有到達指標,絕對不生產。
當然,德國坦克設計者犯的最明顯的錯誤就是依賴汽油發動機,而不是像蘇聯那樣花精力研究高扭矩柴油發動機。
像豹式和虎王這樣的油老虎,消耗的燃油量是早期型號的2到4倍,而德國此時正面臨燃油短缺的問題。
阿道夫曾認為柴油發動機是首選的解決方法,卻被技術官僚勸阻,他們認為研究過程需要太長時間,戰爭在研究成功之前就會結束。
除了錯誤的依賴效率低下的汽油發動機,德國人還痴迷於在坦克和坦克殲擊車上安放越來越大的火炮。
但問題在於45噸以上的裝甲車輛很難過河,因為德制浮橋並沒有為重型坦克特別設計,而回收車在戰場上回收它們也越來越成問題。
到1943年,德國重型坦克連小片河流溼地都難以逾越,對庫爾斯克和科爾松救援等一系列行動產生了不利影響。
德國此時需要的是一種優秀的30~35噸的重量坦克,安裝柴油發動機和75毫米長身管火炮,沒錯,就是需要4號坦克G型h型,雖然它們是汽油發動機。
但裝甲師得到的坦克,卻越來越不能滿足機動作戰的要求。
有意思的是,德國人非常喜歡一些設計,比如交錯排列的負重輪,這些在戰後坦克設計中都被拋棄了。
另一個讓德國付出沉重代價的錯誤是,將太多的資源用於建設武裝黨—衛軍和空軍裝甲師。
這些都是出於政—治考慮,而不是軍事,1943年末,希—姆萊裝備了越來越多的黨—衛軍部隊,其中許多質量令人懷疑。
古德里安未能阻止這種資源的轉移,因此大部分陸軍裝甲師都得不到補充,直到1944年末淪為二流部隊,庫爾斯克會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