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大米二十一萬斤 (第1/2頁)
白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鍾蓁在避難所待了一夜。 第二日早上,雨已經變成了中雨大小,城裡的水也排出去許多,避難所的百姓陸續離開,州府幾個主要的官員也聚在了一起,包括鍾蓁。 一眾人有喜有憂,喜的是聽說城外倭寇大多都喪命於颶風,這簡直就是老天有眼、善惡有報;憂的是他們眼見著城裡跟一片廢墟似的,想著眼看富州有了起色,卻來了這要命的天災,一切都得從頭再來,因此一個個愁眉苦臉。 新來的張知州還算比較正能量,“方才派出去巡邏的人回來報,城裡也就是房屋、財物損毀得厲害些,傷亡很少,已經不錯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咱人都還在,都能好起來的。” 鐘相也言,“正是此理,此時正是需要州衙出面安定人心、統籌諸事,還望各位打起精神,齊心協力。” 他們開了個緊急會議,把眼下要緊的事情一條條列出來,分頭去安排。 繼續排水、消除內澇是頭等大事;然後是疏通道路;還有要派人城裡城外逐統計傷亡、損失,同時還要修補州衙房舍,如此種種。 鍾蓁插了句嘴,“各位大人別忘了,還應該在城外挖個大坑,把淹死的家禽家畜,還有那些倭寇的屍體都集中處理掉,不然容易引起疫病。” “鍾姑娘有見識,大災之後恐有大疫,燒了埋了才是穩妥。” 執筆的官吏又記下一條。 “幸虧有那三千徭役,不然這千頭萬緒,人手肯定不夠。” 鍾蓁又插了一句:“城外的土屋草屋全都完了,毀得連地基都找不著,想來很多人要斷糧,是不是應該給他們發點救濟糧?” “自然是要向朝廷奏報,要糧賑災的。” “那要多久?” “賑災是大事,必然要先過天聽,便是快的,也得要一個月,慢起來就不好說了。” “那人哪兒等得了一個月,不都餓死了?” 眾人沉默了片刻,大家心裡都明白,賑災是最大的大事,也是最難的難題,歷來賑災都不容易,大片死人不說,搞不好還要引發起義造反,是要掉腦袋的。 鍾世茂出了個主意:“東越軍糧倉裡的糧夠嗎?這回他們都提前把糧倉做了加固,糧食也架高了,應當沒多少損失,可以先勻一點出來,解燃眉之急。” “倉裡倒是能勻一些出來,不過,依城裡的情況來看,這次颶風數十年未有之強,整個富州遭災的人怕是十萬不止,糧倉裡勻一些出來也只是揚湯止沸,遠遠不夠。” “那便先去周邊州府借糧。” 借糧哪兒是那麼容易的事,要人家願意才行。這州與州之間說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實際上都是各自自保,總有一百個藉口不借。 “拿著本相的印信去借!”鍾世茂補了一句。 張知州機敏,趕緊給鐘相行了個大禮,“多謝鐘相相助!” 有鐘相的背書,誰敢不借,多多少少都得借點出來,誰想被參到御前,參個見死不救、辦事不力? 其他人明白了這個關節,也紛紛拱手。 但即使是去鄰居州縣借,也還是需要些時日的,要是好不容易從颱風底下救出來的人又死於饑荒,那不是窩囊死了。 鍾蓁站起來撣撣袖子,“那借到糧食前這幾天,我管了,可能沒法讓人人都吃飽,但也絕不會讓人白白餓死。“ 眾人瞪大眼睛面面相覷,但不敢說話,只有鍾世茂皺眉問她:“蓁兒,你知道這要多少糧食嗎?“ “這不是很簡單?剛才大人們說災民十萬,那我就算一人一日三兩米,不會餓肚子了,我管他們七日,是二十一萬斤。“ 在座一片倒抽涼氣的聲音,這位鍾姑娘,不愧是聲名在外的富州財神”七娘娘”啊。 大災之下,糧比金貴,二十一萬斤米,說給就給,眼睛都不眨一下的,這是何等的豪橫! 更驚慌的是張知州,他從京都來,鍾家窮得叮噹響那在京都家喻戶曉的,怎麼到富州來,就暴富了呢?這位鍾姑娘可別是信口開河。 連鐘相都有點不放心,叫她過去,小聲與她說:“且不說這二十多萬斤米花多少錢,就說如今富州,就算你把所有糧棧的糧食都買來,怕是也不夠這個數,你從何處運來?“ 鍾蓁笑笑,她系統裡的積分,本來在對付倭寇的時候幾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