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頁 (第1/2頁)
時槐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此後生母調養數年才又有了她。這一生也只得了她一個。
因吃過年少產子的虧,生母對她耳提命面,用自己的半生經歷告訴她,子嗣對女子重要,可要籠絡男人的心,並不一定非得靠子嗣。
女人生孩子宛如在鬼門關走一遭,而年歲太小孕育子嗣,其中兇險更甚。
所以自入宮後她一直在偷偷服用避子的藥丸。方子是生母弄來的,並不傷身。哪日想要孩子了,停了便是。她的計劃是先固寵,將皇上的心攬過來。等過上幾年,歲數大些再要孩子。
可惜計劃趕不上變化。
倘若太子能與她結盟,有太子相助,她這條路也能好走許多,不必過多擔心。然而太子不喜她,佟家又新進了個佟妃。有皇貴妃做靠山,佟妃風光一時無兩。再加之惠宜德榮四妃各有各的本事。南巡之前,皇上翻她牌子的次數便已逐漸減少。
南巡迴來後,又遇佟妃有孕。皇上更是看不到她了。而已故元後二姐這招棋用得多了,也越發不好使。
如此情形,叫她怎能不急。
子嗣,子嗣……
烏希哈低頭看向自己的肚子。如今皇上對她還有幾分榮寵,若趁現在懷個孩子,或許能扳回局勢。否則照這個情形,過得幾年,皇上可還記得她是誰?計劃再好,卻也是在她聖心加身的前提下才管用。若無聖心,還談什麼計劃不計劃。
可她如今堪堪十五,生產艱難,倘若遭遇意外,該怎麼辦?
烏希哈糾結萬分,進退維谷。
伺候的大宮女燕喜瞧出她的心思,進言道:「娘娘可還記得惠安伯劉家的大姑娘?」
「惠安伯劉家?」烏希哈愣住,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可是研製出了牛痘的大功臣劉太醫家?」
「正是!劉太醫研製牛痘有功,皇上特封其為惠安伯。他膝下長女自幼隨他學醫,天賦極高,醫術不比男子差,尤其擅長婦人之症。當初皇貴妃因喪女之痛病危,太醫院束手無策。最後還是皇上將劉姑娘召進宮施針,才使得皇貴妃迴轉。」
烏希哈恍然大悟:「此事本宮記得。不過後來皇貴妃病癒,她便回府了。」
燕喜又道:「劉姑娘今歲已經十七,卻還未定親。」
烏希哈一怔,轉頭看向燕喜:「你的意思是……」
燕喜搖頭:「奴婢不知道劉姑娘為何一直沒定親,但聽聞也是議過的。最初說的是個員外郎家的兒子,兩家都有意向。就等正式定下,偏偏這時候,劉太醫做出了牛痘,一躍成為惠安伯。
「從前太醫對員外郎,彼此家底都差不多,員外郎家的門庭比劉太醫強,劉太醫還算是高攀了。可惠安伯的封賞下來,這親事就有些門不當戶不對,於是不了了之。
「據說今歲年初劉家又在替劉姑娘相看,相看的是誰,奴婢不知曉。但似乎劉姑娘不願意,拒絕了,因此至今親事未定。」
烏希哈琢磨起來。
燕喜繼續說:「女人生孩子素來艱難,不論年歲多大都一樣。可若有懂得此道的人自有孕開始便一路護持,這危險自然小上許多。
「奴婢聽聞承乾宮有位宮女,名喚東珠。皇貴妃孕小格格時是她在照顧。現今佟妃娘娘懷有龍嗣,皇貴妃仍舊派她前去伺候。娘娘身邊沒有東珠這樣的人物,不如藉助外力。」
「你是指劉家姑娘?」烏希哈蹙眉,「若召她進宮幾日,或還可行。若要她照顧我整個孕期,十月之久,她能願意?」
燕喜輕笑:「娘娘,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碼,端看娘娘怎麼跟劉姑娘談。劉姑娘一直不定親,必然是有緣由的。這緣由是什麼,她求的又是什麼。娘娘不妨從此處著手。只要娘娘能滿足她的條件,還怕她拒絕嗎?」
「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