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頁 (第1/2頁)
時槐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至於承乾宮?
偶爾回去一兩天就差不多了,就算佟佳氏心裡有再多的氣,他也能說這是得了聖諭的。佟佳氏不服,也只能憋著。
胤礽眨眨眼,沒跟康熙說明這其中的區別,只道:「那汗阿瑪是答應了?」
康熙無可無不可:「行吧。」
胤礽又道:「還有一件事。」
康熙側目:「你這事怎麼還一件接著一件的,有完沒完呢!」
看似斥責,可面上沒有半分怒氣,胤礽哪會分不出來他是真生氣還是假生氣,半點不怕,趁機將心中想法說出來。
「汗阿瑪,我接下來要說的是正事。」
康熙一嗤:「合著你剛才說的都不是正事?」
胤礽:……還能不能好好聊天了?汗阿瑪,你變了,你什麼時候變成汗懟懟了?
「汗阿瑪,瑪法留下來的書籍,您是不是找人謄抄過,私底下讓人學習鑽研了?」
這還真是正事。康熙神色嚴肅起來:「是有這麼回事。」
「成效如何?」
康熙沉默。不用問,答案已經很明顯了,收效甚微。
「汗阿瑪,瑪法留下來的那些書博大精深,可目前除了我與光哥,幾乎沒人能夠看懂。」
基礎的物理化學等啟蒙用書還好,涉及到高深機械製造的,大多十分晦澀。再加上順治得到的只是解體碎片,而非完整系統。承載的資料只保留了一小部分,大部分丟失。這就導致有些書籍,跨度太大,沒有過渡。
比如可能這本還在說普通農具的產生,後一本已經在談自動化收割機了。
這讓人怎麼理解?
「汗阿瑪可曾想過,我跟光哥就兩個人,就算我們把一輩子的時間都用上,日夜鑽營不睡覺,累死累活也不可能把那些東西全部吃透,更無法全部做出來。」
康熙嘆氣,他如何沒有想過,若完全沒有想過,他又怎會嘗試安排人去鑽研呢?
「不知汗阿瑪當初尋的都是些什麼人?兒臣猜測,恐是學識滿腹之輩多,擅長格物的民間能人少,對嗎?」
康熙預設。
「兒臣並不是說學識滿腹之人不好。只是每個人擅長的領域不同,他們能將現有學問鑽研透徹,證明他們足夠聰慧,卻不代表他們可以把三百六十行都摸透。
「即便一樣是瑪法的書籍,每一本的方向也不盡相同。其中有關於醫藥的,有關於機械的,有關於農業的,種類繁多,不一而足。譬如,您若是讓一個學醫的去看機械製造,讓一個擅長農事的去搞醫藥,豈不是抓瞎?」
康熙苦笑:「朕何嘗不明白這個道理。但你看過那些書,該明白這些書中的內容大多過於驚世駭俗,裡面的東西若真造出來,影響巨大。」
他是擔心貿然交由大批民間能人研習,會被人鑽空子,導致技術外流,若被有心之人利用,先一步取得成果,恐對朝廷不利。而且他也想把好東西最大限度的掌控在自己手裡,因此做出這些東西的人,最好都是自己人。
胤礽點頭:「兒臣明白汗阿瑪的擔憂。可是,汗阿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汗阿瑪敢用索額圖明珠,敢用張英施琅,難道還怕他們嗎?
「都說學得文武藝,貨與帝王家。文武如是,這些也如是。我們只需表示出對格物一道的重視,再賞以高官厚祿。自然能吸引天下英才來赴。
「若說名聲,皇家已有了雜交水稻,有了牛痘,有了水泥,如今又有了青貯飼料。就算以後他人做出新東西,又如何能蓋過皇家的風采?更別說,他們在學習,在進步,我與光哥也沒閒著啊。」
康熙一怔,靜靜看著胤礽,半大少年的臉上全是大無畏的豪氣與自信。
康熙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