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韋后亂政 (第1/4頁)
使用者41425703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唐中宗景龍三年,善於揣測韋后心理的江湖術士,神神秘秘地對韋后說:“在隆慶池北五王子府宅的上空,以前就常常有盛大的帝王之氣縈繞著,近來這種王氣越來越盛……”
“這種說法,武皇在朝的時候也有,莫非是真的?”這個女人終於找到了藉口。
“皇后一定不可粗心大意,此事非同尋常!”
“可有破解之法?”
“這樣……”術士撫在她的耳邊悄悄地說出了自己的計劃。
從長安皇城太極宮出延喜門向東,經過大寧坊、興寧坊兩條長街,向南一轉,就是隆慶坊。這隆慶坊本來是長安城東的一片普通的民宅區。然而,在武則天當政時它突然名聲大振,長安市民不論男女老幼,只要提起隆慶坊,沒有不知道的。
原來隆慶坊有一居民王純,他為了洗衣澆園方便,就僱人在房屋前的空地上鑿了一口水井,井非常深,水清得可以照人,喝下去甘甜可口,澆園菜、果樹長得碧綠茂盛。周圍鄰居也都飲用此水,都說這口井與別的井水不同,王純聽了非常高興。
哪知好景不長,幾年後的盛夏雨季,井水漫過井圍開始外溢,淹沒了房屋。王純看到這種情況,不知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忙請鄰居幫助用沙石填平這口井。可誰知,井水卻越溢越旺,根本堵不住,王純只好搬家避難。經過一年左右的時間,溢位的井水逐漸形成了一個佔地數十頃的大池塘,長安百姓,都爭先恐後前來觀看這一奇妙的自然景觀,並據此推測是吉凶禍福。
當時武則天剛剛臨朝稱制,她怕這件事攪亂人心,被反對她的政敵利用,於是,頒佈詔書,說井水外溢乃是乾坤的吉兆,並把這片池塘賜名“隆慶池”,以安定民心。於是,隆慶坊便因“隆慶池”而在長安城中開始聞名遠近了。
在隆慶池北,相王李旦的五個兒子:壽春王李成器、臨淄王李隆基、衡陽王李成義、巴陵王李隆範、彭城王李隆業修建了府第,號稱“五王子宅”。
韋后是一個非常迷信的人,聽了這些騙子的話便信以為真。如果真像那個江湖術士所說的那樣,十幾年來的苦心經營,不都要付諸東流了嗎?天下難道永遠真的姓李了嗎?當初殺了太子李重俊,貶斥了譙王李重福,韋后剩下的一塊心病就是相王李旦一家,但總是找不到藉口,韋后為此傷透了腦筋。
這次,她與中宗準備到南郊祭天,開始大赦天下,可是譙王李重福卻不在赦免之列。
為此,李重福在均州上表給中宗:“父皇為展示禮義而焚燒木柴,進行祭祀而禱告上天。天下蒼生都因此得以敕罪免刑,唯獨臣作為陛下的親生兒子無緣仰沐皇恩。上天對待子民一視同仁的恩德。本來就是這樣的嗎?知道此事的朝野人士,無不為兒流淚,再說陛下慈悲為懷。為什麼不能憐憫一下您這個走投無路的親生兒子呢?”
中宗看後心中難受,相王李旦也勸中宗召回李重福,唯獨韋后鐵石心腸,不讓這個親生兒子回京。因為她知道,李重福回京後就有可能被立為太子,皇嗣有人,對她效法武則天就大大不利,所以堅決不同意召回李重福,並向中宗埋怨相王李旦多事。
韋后想到江湖術士之言,便想利用江湖騙子的話,要求中宗貶斥相王,她對中宗說道:“近來人們常常議論隆慶坊五王子宅上空有帝王之氣,這一定是相王不甘寂寞,想攝政握權而故意叫人這麼說的,陛下應親自查問這件事,不能聽任相王妖言惑眾。”
中宗對相王非常瞭解,知道他一貫膽小怕事,謙恭嚴謹,不做名利之爭,否則他早就不能保全自己了。
“這一定是市井小人無中生有謠言惑眾,皇后不必信它。”中宗對韋后答道。
“哼!你就知道袒護你這個弟弟李旦,說不定哪一天他做了皇帝,你還要給他加冕呢?就算是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