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戀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危機到來之前,我沒法確定初夏的擔心是否是多餘的。尤其是在我們都很陌生的1980年這一時間節點。
——沈涵曦】
“希羽啊……你不用這麼勞累的,正常情況下,我們至少還有六七十年的壽命,不要過於緊張了。更何況,今天來的兩位已經可以替你完成文學創作方面的大部分任務了。”
夏希羽想了想後點頭道:“也對,而且我第一個招的還是法務,雖然有點早,但讓她們開始適應一下1980年的華夏還是很有必要的。”
“同意。”
這時,沈涵曦不小心地過於用力,讓夏希羽感到了來自右肩的劇烈疼痛。
“抱歉。”
夏希羽本來想說些其他話題的,但最終還是說道:“沒事,你不用沒事找話題和我聊。”
“唉……上輩子你的後半段命運是因為我,這輩子……我希望你儘可能地放飛自我,但我沒想到你又開始低頭研究,不問春秋。”
“搞科研的,還是傻一點比較好。現在的我還是太弱,還沒有上那張近百億元的國家級餐桌,去和數百位院士和無數老教授們一起吃飯的資格。之前吳港研究所的那塊意料之外的蛋糕算是運氣好,之後可沒這麼好的事了。”
說到這裡,夏希羽不再願意繼續聊這方面的問題:“如果說這幾個月我做錯的事情中最大的那一件,我覺得這個倒算不上。恐怕就只有我低估了費馬大定理對世界的影響而發生的一切,並且我嚴重錯判了後續的蝴蝶效應。”
“怎麼說?”
“我好死不死地吸引了一個我萬萬沒想到的人——匈牙利籍數學家、‘數學天才發現者’,保羅·埃爾德什。他在最新一期的《數學年刊》上發表了對我的研究成果的評論。”夏希羽說到這裡,從不遠處的備用桌椅處拿出了一本外文期刊,指著其中的一頁說道,“看看,我快被吹上天了,這都是什麼事啊……恐怕我在華夏國內又會掀起一波造神運動。好人就得讓人拿槍指著?”
沈涵曦參考了一下夏希羽的部分記憶後,給出了自己的猜測:“你擔心的是,‘麥克阿瑟天才獎’、‘菲爾茲獎’、“沃爾夫數學獎”一個都沒拿到的現在,你承受不住外界的壓力進而徹底失控?”
眾所周知,根據中文網際網路範圍內的檢索可以確認的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世界級自然科學相關獎項中,絕大多數獎項在1980年都沒有設立,更不用提頒獎了。
例如,“麥克阿瑟天才獎”於1981年第一次頒獎;
“克拉福德獎”、“奈望林納獎”於1982年第一次頒獎;
“愛因斯坦科學獎”於1984年第一次頒獎,且獲獎者無數學家;
“陳省身數學獎”於1987年第一次頒獎,屬於國家級大獎,務必與Icm頒發的國際級大獎“陳省身獎”區分開來,前者限制年齡不超過50週歲,後者無年齡限制,均比菲爾茲獎寬鬆,只能分別算作世界二流獎項的強勢版本和世界一流獎項的弱勢版本;
“鍾家慶數學獎”於1988年第一次頒獎,且只頒發給中國最優秀的數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不能與其他所列獎項並列;
“奧斯特洛斯基獎”於1989年第一次頒獎(僅獎勵至多兩位在純粹數學或數值分析的基礎理論方面與前五年中有突出成就的數學家),但由於夏希羽的擅長領域限制,因而不太可能領到這方面的獎項;
“晨星數學獎”於1998年第一次頒獎,每次頒發的名額較多,但限制在45歲以下、在純數學與應用數學方面有傑出成就的華人數學家,無論如何不能與真正的菲爾茲獎並列(年齡寬限、數量增加和華人身份降低門檻【中國籍\/華裔\/華人】);
兩個拉馬努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