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頁 (第1/2頁)
微雲煙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但是聖人對甄家卻是恩賞有加,除了奉聖夫人得了賞賜之外,如今甄家的當家人甄應嘉同樣得了賞賜,這就叫人有些玩味起來。
更叫人玩味的還在後頭,如今的甄應嘉不過是做著一個體仁院的,這個官職其實象徵意義多於實際意義,實權並不算大,但是問題是,甄應嘉待在金陵,待在江南,甄家有這麼一個主心骨在,那麼,甄家的黨羽就能夠繼續在江南稱王稱霸,為所欲為。
因此,開春之後,聖人就下旨,封甄應嘉為文華閣大學士,入內閣行走,召甄應嘉即刻入京。
不管是甄應嘉有什麼想法,表面看來,如今的新皇也是對甄家表現出了安撫的態度,當年聖人那般看中甄家,也不過是一直讓甄家在江南待著,沒有讓甄家入閣的意思,如今新皇登基,卻是直接叫甄家成了內閣的幾位閣臣之一,還是地位比較高的一個。
這是個香甜的魚餌,甄家吞也得吞,不吞也得吞。因此,甄家那邊接了旨之後,感慨了一番皇恩浩蕩,甄應嘉便趕緊跑京城上任來了。
甄家的想法也很簡單,甄家在江南說起來也是土皇帝了,但是,他們又沒打算真的造反,不過是仗著甄家的勢力想要推徒明昊上位而已。在金陵這邊雖說也有好處,畢竟這邊是他們的大本營,江南這邊的官員,跟甄家沒關係的真的不多,因為有了這些官員,甄家才能在朝堂上有了很大的影響力。
但是到京城也有到京城的好處,入閣之後,能夠接觸到的官員層次自然更高,他們也能夠與徒明昊有更加親密的關係,也能夠給他提供更多的支援。至於金陵那邊,甄家又不是隻有甄應嘉一個人,還有別的族人看著呢!
因此,甄家那邊琢磨了一下之後,竟然覺得,甄應嘉入閣只怕是老聖人與聖人之間的利益交換,是老聖人想要給甄家加碼了,因此,許多人那叫一個歡欣鼓舞。
天底下哪有那麼多的好事落到甄家身上,甄家在江南已經夠遭人恨的了,江浙一帶,素來是賦稅大省,結果甄家把持了那邊之後,賦稅能交上來的就不多了,年年這邊報災,那邊哭窮,總之就是拖欠不休,派下去的御史跟他們要麼是沆瀣一氣,要是不肯同流合汙的,都叫人群起攻之,最終黯然收場。
江浙一地的官員,因為甄家的關係,聯絡非常密切,在朝堂上有了很強的勢力,叫他們得勢了的話,他們自然會排擠其他地方出來的官員,畢竟,天底下的官職也就這麼多,這一派佔得多了,其他派系也就佔得少了。
原本甄家這一系也不過是在地方官中勢力比較強,在朝中身居高位的沒幾個,如今甄應嘉入閣,顯然打破了平衡,甄家這一系的官員頓時變得強勢起來,一個內閣的閣臣,想要在朝堂上排除異己,黨同伐異,可比一個地方官員容易太多了。
因此,甄應嘉到了京城之後,日子其實要比在金陵難過得多,原本跟他們有著有限合作的官員,如今也當他是競爭對手了,因此,算起來,其實是得不償失。
不過,這樣的後果還得等一段時間才能看出來,甄應嘉如今還是春風得意,他到了京城之後,甚至對此毫不掩飾,到處走動,顯示他的交遊廣闊。
甄應嘉頭一個惹惱的就是徒明暉,徒明暉如今能夠依靠的無非就是勛貴這一階層,不管怎麼樣,其實朝廷中還有一部分的兵權是攥在勛貴手中的,畢竟,對於勛貴來說,兒孫透過科舉出頭並不容易,他們更習慣的還是在軍中打拼,因此,不少勛貴幾代經營,在軍中具備著很大的影響力。
如幾個異姓王,北靜郡王也就算了,上一任的北靜郡王是個短命的,三十多歲就去世了,當時還不滿十歲的世子水溶繼承了王位,他那點年紀,能做什麼事情,因此自然是沒了兵權,他也是識趣的,卻是喜歡跟文人墨客往來,自個也是納了一房又一房的侍妾,擺出了一副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