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頁 (第1/2頁)
一隻貝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應該先穩定心思,去信看看陳友諒的意思。」
一眾謀臣各執異議,好像馬上就要吵起來。武將那邊倒是摩拳擦掌,躍躍欲試,頗有衝出門去陳友諒就在門外,拿起刀就能砍人的感覺。
退居山上這個說法,讓劉基有些想笑,也不知道他要是到了鐘山上,瞧見山上的那兩個千年老妖,還會不會這麼想。
總之廳裡頓時熱鬧的像菜市場一樣,亂鬨鬨的討論不出什麼來,在謀士那本就舌燦蓮花的口才加持之下,每個人的意見卻都好像很有道理。
朱元璋聽了煩躁,朝著門外一揮手:「好了,咱知道你們的意思了。現在先都給咱出去!百室,伯溫,你們倆留下。」
兩方人很快閉嘴,排好隊一溜煙出去,聚在了門口等結果。
門被合上。
「走,跟咱去裡面談。」
說完這句話,朱元璋就大步率先走進裡屋去。
李善長一抬手,對著劉基道:「劉大人,請。」
劉基到了應天府以後,因為修行的關係,沒收穫什麼官職,論身份,就是朱元璋的謀臣,民間管這種職業叫做軍師。
他和李善長之間,雖然沒有明著的上下之分,但老朱同志在劉基來了以後,很是看重他,還真不好說誰的地位更高,按照身份的進門順序,現在確可以謙讓一下。
恰巧的是,劉基好像壓根不知道什麼叫做謙讓,一拱手,說了句謝謝李大人,就自己進去了。
李善長的笑容僵了一下,一甩袖子,也跟進去。
「你們對這件事怎麼看?」
內室裡擺了一張很大的長方形桌子,四面都有椅子,朱元璋在首位坐下。
劉基開口就道:「勸大帥投降、撤離的人,都可以殺了。」
正走過來的李善長乍一聽,詫異到腿都軟了一下,險些跪下,不由地看向劉伯溫。
他知道劉伯溫說話直,卻沒想到有這麼直。乍一聽這話,還以為是大老粗的武將說出來的,真要這麼搞,那門外的一堆人,豈不是隻能剩下一兩個?
朱元璋沒什麼表情,問道:「你覺得該怎麼辦?」
「設伏龍灣。」劉基道,「一直以來,陳友諒的實力都比我們要強,這次他主動出擊,大帥應該佔據有利地形,打他個措手不及,徹底扭轉之前敵強我弱的局勢。」
朱元璋也覺得要打,但他還擔心一件事:「張士誠怎麼辦?」
「張士誠只是一介守虜罷了。他只會佔著自己的那麼一點地盤,從不敢主動行事,且常在紅巾軍與元朝之間反覆猶豫,胸無大志,偏安一隅,不會有什麼大出息的。」
這次李善長的看法與劉基一致。
「你也覺得應該設伏?」
「臣記得……陳友諒有一位舊友,他也在應天。或許我們可以用計誘他深入。」
「是誰?」
「康茂才!」
「康茂才?」朱元璋眯起眼睛,「他們關係很好?」
「他們是舊友。昔日紅軍起義時,還沒有現在這樣派系林立,兩個人的關係好像很是不錯。」
「好。」朱元璋道,「你去派人把他叫來,讓他先不要搞那些屯田的事了,咱們幾個合計一下,看看怎麼樣才能讓陳友諒上了這個當。」
康茂才很快就來了。
他本來是領兵的,後來意外發掘了自己的天賦,有了個副職,現在鎮守著龍灣,也兼任都水營田使一職,乾的比本職工作還要出色一些。
這是個很魁梧的漢子,臉上的線條很硬朗,有雙炯炯有神的黑眼睛,走起來路來腳下生風,一看就像個胸懷磊落的人。
他也確實是。而且他還是個孝子。
「大帥,您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