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中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誇不了身體好,那就誇腦子好。
至於一個剛出生小孩他們是怎麼看出腦子好的……反正就是看出來了。
導致宋藥從小到大都聽家裡人科普:
&ldo;你剛出生的時候大家都說你看著就聰明,一看就是長大了有出息的。&rdo;
聽多了之後,小孩從小到大都超級自信的。
所以他自然的就點點小腦袋,表示自己對這個伯伯說的話的贊同。
一個嬸娘順手摸了他小腦袋一把:
&ldo;聽說麼兒還想做一個不用手搖的風扇,好好好,接著做,等你做出來了,以後夏天我們躺著也能扇風了。&rdo;
宋藥挺胸表示:&ldo;我現在已經在畫設計圖了,爭取在夏天最熱之前做出來!&rdo;
宋爸聽見了,生怕村人們提出想看設計圖(萬一他們認不出來畫的是個什麼形狀兒子又哭怎麼辦),立刻插嘴轉走話題:
&ldo;麼兒能做出這個手搖風扇出來,那還是要多虧了何老師幫忙,要不說人家不愧是高中學歷呢。
看著文文靜靜一姑娘,這種木工活她居然也能教。&rdo;
宋藥的注意力果然被帶偏,在旁邊糾正道:&ldo;爸爸,不是木工活,是物理。&rdo;
宋爸趕緊改口:&ldo;對,是物理,要不是我親眼看到,我都不知道這麼小個東西要做起來還真挺費勁。
一會是這個原理,一會是那個原理的,我記都記不住,偏偏麼兒就能分清楚,有不懂的地方何老師一說他就懂了。&rdo;
宋藥也沒有光自己挨誇:
&ldo;爺爺也懂的,我一說爺爺就會了,這個風扇就是爺爺幫我做出來的。&rdo;
一把年紀了還要偷偷學習的宋爺爺:&ldo;……做這個風扇的確是挺鍛鍊木工技巧的。&rdo;
說起來也是一把辛酸淚。
這個風扇因為是木質結構,又是&ldo;古代的古代&rdo;的技術,課程裡面或多或少是帶了一些木工知識的。
宋藥沒接觸過木工,還以為每個木工都會知道這些&ldo;基礎&rdo;知識,跟爺爺一起做風扇的時候就無意中帶了出來。
&ldo;爺爺這個不是用xxx就能做好嗎?&rdo;
&ldo;xxx打板方式爺爺你會吧?就是¥¥和¥¥,我們做這個部件要用到的。&rdo;
&ldo;爺爺爺爺,這個結構我們今天重新做一下吧,這個位置要打滑,因為……&rdo;
面對滿臉期待,人小手嫩只能指望自己的孫子。
就會打個板凳的宋爺爺能說什麼。
他只能學啊。
他倒是比宋藥更有生活經驗一些,明顯感覺到學習的這些技巧有點吃力,還需要各種練習。
但到底以前沒正經跟木工學習過,想著既然孫子能從書上看到,那應該是比較簡單常見的木工技巧。
所以發現有點難學的時候,宋爺爺是很心虛的。
他懷疑是不是自己年紀大了學習能力不如以前,要不然怎麼書上都能寫出來的技巧他卻死活不會呢。
宋爺爺也不好意思表露出來,只能自己每天偷偷琢磨。
有的時候大早上的,宋藥還在睡懶覺呢,宋爺爺就已經起來對著木頭反覆練習了。
當然,練完了他也不會浪費,順手就扔到灶臺裡當柴火使了。
也還好宋藥自己也是個新手,宋爺爺失手心虛的時候,宋藥比他還心虛。
小孩雖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