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頁 (第1/2頁)
張參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加之遣散眾人,也是不想即刻便有定奪。
可太子也不知腦子裡哪根弦搭錯了,大概是容不得自己明珠蒙塵,跪在地上叩頭如搗蒜一般,道:「兒臣懇請父皇,將案件交由刑部共同審理……」
也不知他是不信章萊,還是不信皇上。
事情交由刑部,那麼案件的每一步進展,每一件證物,都要公示,即便皇上有心庇護,難度與案件在擷蘭苑相比,簡直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洛銀河心道,我要是皇上,也不能忍心把天下給你。
——————————
太子沒腦子的請求之下,案件終於交由刑部與督查院共同審理,擷蘭苑協理。
這樣一來,每一步雖然公正,卻也慢下來。
案件審理一月餘,終於有了結果。
四皇子,在戲臺花樓做手腳,導致臺柱傾塌,危及聖駕後現身相救,以苦肉計矇騙皇上,貪圖聖恩,買通御前太監,打探聖上行蹤。
太子,先是自降身份去街市唱戲,後又將來路不明的丹藥進獻皇上,致使皇上用藥不善,險生危機。
這中規中矩的結果,無人不覺得是溫水煮青蛙,太子正是那水裡的□□,早晚會熟,卻毫不痛快。
正在這不上不下的當口,擷蘭苑章萊收到一封密信,信中言道太子罪名有二:
第一,林季及梁璡案誘騙林家二公子,算計林季,使當朝一品重臣獄中自裁,企圖為梁璡翻案;
第二,數次指使翰林院掌學士謝開文坊間散播輿情公議,妄圖左右朝綱聖心。
信上落款一株蘭草。
雖然只這兩條,但無論哪一條單拎出來,都足夠太子喝一壺。加之信中罪狀,從因至果,人證到物證,有鼻子有眼,好像這檢舉之人親眼所見一般。
最終,證據確鑿,太子被廢,遷出東宮,囚於沉香閣;四皇子囚於折葵苑;謝開文攀附太子,矇蔽聖聽,降職國子監監丞;林二公子雖受太子矇蔽,但與嫡母不1倫,又害父親殞命,充軍發配;林夫人終生囚於林家佛堂。
事情就這樣結束了嗎?
細想並沒有,放於太子東宮府門前的摺子戲文出於誰手?太子所言見到的仙長又是誰?丹藥從何而來?
只是為帝王者,有他獨有的智慧。善刀而藏,適可而止,先謀後動,一擊得手,方能長久。
又或是,皇上乏了,不願再深察。
——————————
李羨塵和洛銀河自從上次淺嘗一吻,便又過回了如修仙修佛,心無世俗欲的日子。
若問李羨塵當真沒有世俗欲嗎?
那自然不是。
只是每次他見到洛銀河,心裡剛燃起點小火苗,被他那雙深不見底的眸子一望,就又覺得,萬不能唐突他。
洛銀河則比較簡單,他一門心思放在太子與四皇子二虎相爭之事上,面兒上,每日裡在太常寺閒散度日,實則心裡的算計絲毫未停歇。加之,二皇子初見,便對他身世存疑。於是又忙著暗地裡查證……
終於,忙疊疊的一月有餘,已入深秋,這事才暫告於段落,總算不辜負林季這老頑固靈前的三柱清香。
人死不能復生,但公道算是幫他討回來了。
這日從太常寺回將軍府的路上,洛銀河一直在想,自從穿進書裡他便八面玲瓏,持籌握算,一開始是為了活命,如今又為了什麼?
剛入府們,墨為就迎上來言說五皇子來過,只是他一走,將軍的臉色便不太好看。
洛銀河早料到他會來,卻未料到他來的如此快。看來不僅尚武性子直,還很急。
也難怪,如今太子之位空懸,無論怎樣看,五皇子都比頂著神思異於常人之名的二皇子,離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