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姑娘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旁人嗤笑道:「你莫要糟踐了人家小娘子。」
這「身邊人」是何意,即大戶人家專門在老爺夫人身邊伺候的傭僕,等同妾媵。
誰不知那邱官人是個色中餓鬼,這樣的美貌少婦若入得他的府,無亦是自投羅網。
潘鶯不露聲色抽回手,只笑道:「身邊人我高攀不起,家中有弟有妹還需照顧,只做計時的活兒論工價,昏時就得歸家。」
姜婆再勸幾句,見她不為所動,又有人圍簇上來問她詳情,只得作罷,退到一邊倚著棚柱嗑瓜子吃著耍。
潘鶯在棚子裡站了許久,雖來打聽的不少,卻沒個真拿定主意的,她看日正當午,行老和牙人漸少,索性起身往家走,打算回去給潘衍和巧姐兒做飯。
路過魚行時,一尾尾大魚剖膛破腹,清理乾淨肚腸,再用細如筷的竹篾條劃成十字抻展開,尾朝上頭朝下掛在屋簷下風乾,鼻息處皆是股子鹹腥味。
張貴抬眼看見她,用清水洗去手上汙血,有些侷促地問:「潘娘子可把風魚蒸了吃麼?」
潘鶯笑著稱謝:「味道極好,阿弟這般不愛吃魚的,都多吃了幾塊。」
張貴忙說:「我再去給你取一條。」潘鶯想起潘衍說起他看上自己的話,再暗打量他神情,遂擺手道:「你勿要取,前送的還剩半條,下趟要吃再來買。」
「不要你的銀錢」張貴話未完,見她已走遠,面上起了一抹失落之色。
潘鶯走了數步見幾個孩子圍簇在個攤前,她好奇地過去,原是個高鼻深眼的夷人在賣切糕。擱在塊四方木板上,糕也是四方又緊實,用玉米麵做的,混著許多桃核仁、葡萄乾、白芝麻、紅皮大棗、瓜子穰,杏乾等,用黏粘的糖漿稠連,片刀切一薄片,糖絲拉拽千里,孩子們之所以圍著,是這夷人將那薄片又切成若干小塊,分到每個人手上試吃。
她也得了一塊,咬一口,又香又甜又粘,在南方沒吃過這個,覺得新奇,想巧姐兒定會愛吃,問他幾錢,不太會說漢話,只指指擺在一邊的招牌。
她看的咂舌,哪想得就那麼貴呢,怏怏的沒買成。
這般數日後,找差事皆碰了壁,那些個行老及牙人總搖頭攤手,只道世道艱難,高門大戶也在省儉用度,實無活計可介。
她屢屢乘興而來,敗興而回,囊中漸次羞澀,常燕熹的欠銀還沒有頭緒,想著這些愈發心亂如麻。
這日又空落而歸,正往家走,忽聽「潘娘子,潘娘子!」的叫喚,卻見是李婆的媳婦孫氏,站在香燭紙馬鋪前朝她招手。
她走近前,笑問:「你怎得閒在這裡?」孫氏在吏部郎中府上做灑掃等粗使活兒。
「府中夫人賞了些舊衣舊裳,特拿回來改改穿。」孫氏又問:「聽婆婆說你整日兒在尋活計,可是真的?」
潘鶯點點頭:「只是活計難尋,竟沒一家可用。」
孫氏道:「我這裡倒有個活計介紹給你,想必你定是願意的!」
潘鶯頓時眼前一亮:「你快說來我聽!」
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
第捌拾章 尋活計首入尚書府 比繡藝慧眼識玲瓏
原來這孫氏在吏部郎中張勝玥家做粗使活計,某日灑掃庭院時,聽見大丫鬟金鳳同個婆子站在廊上嘀咕,吏部尚書龔如清府裡要招三四個繡娘,也無需行老牙人推舉,只口口相傳尋些知根知底的,恰金鳳的表嬸在尚書府裡做管事,因這婆子有個十六歲的女孩兒,說是針線了得,便來拜託金鳳引薦。
金鳳笑著告訴她:「你說針線了得不做數,去了是要試繡的,她們說好才是好,也無需我引薦,到那日自己去他門上等候就是。」又把詳細時辰及府門方位說了一遍。
哪想隔牆有耳,皆被孫氏聽個清楚,此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