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閣臣蕭正清提議鎮國將軍的嫡女,鎮國將軍乃忠良之後,如今南疆亂黨四起,正靠他率兵平亂,他的嫡長女李心婉開年將將及笄,品行端莊,無論出身還是外貌都襯得起皇后之位。
而另一撥人,極力舉薦榮國公嫡孫女。
兩撥人就兩位女子的樣貌與行為舉止展開辯論,極力從對方舉薦的女子身上找缺點,從臉上有痣說到坊間傳言腳臭。
卻絕口不提兩位女子背後牽扯的家族勢力。
閣臣蕭正清,是輔臣之一,也是太后蕭依秋的父親,鳳安瑾的外公。
他舉薦鎮國將軍之女,是看中鎮國將軍手中的權力。
近年北境有鳳北訣鎮守,相對安穩,南疆卻大大小小的戰亂不斷,鎮國將軍奉命平亂,手中自然有兵有權。
而且鎮國將軍一心為國,這些年一直專心打仗,沒有參與朝堂黨派站隊,將他的嫡女冊封為後,他便只能與鳳安瑾站在一處,對毅親王是個不小的威懾。
而另一人選,榮國公嫡孫女,背後是榮國公府,聽上去極為體面,但手中並無實權。
榮國公府本為世家大族,但世襲數代人已逐漸衰敗,時至今日,在朝中擔任實職的族人,只有一個工部侍郎,為老榮國公次子。
說白了,蕭正清為親外孫考慮,想借封后的機會,給鳳安瑾拉一個助力,而毅親王一派,只想讓鳳安瑾娶個體面卻無甚大用的皇后。
原本鳳北訣昏迷,蕭正清舉步維艱,毅親王獨攬大權,鳳安瑾的皇后,乃至後宮嬪妃,毅親王都暗地裡定下了人選,大選,只是做個樣子。
結果鳳北訣一朝甦醒,雷厲風行剪除毅親王數個黨羽,接手禁軍統領權,打亂了朝中局勢,蕭正清得以施展,臨時將選後一事搬到檯面上講。
鳳北訣聽眾人吵得差不多,道:「只要是人,便有缺點,二位女子皆出身清白,不如讓皇上自己選。」
毅親王拱手,「說得不錯,是人都有缺點,皇上年輕,難免衝動以貌取人,所以才需要這滿朝百官。」
鳳北訣反問:「那你們各執己見要吵到什麼時候?既然沒有定論,不如先不下定論,讓二位女子去參加大選,大選歷來嚴格,當面對比,有了對比便見真章,誰勝出誰封后,比你們在這裡吵嘴有用。」
「鎮北王殿下說得有理。」蕭正清立馬附和。
內府司給鳳安瑾送的畫像裡,根本沒有鎮國將軍之女,毅親王一開始就不打算將李心婉列在大選名單中。
「老臣也覺得此舉可行。」閣臣之首趙常興道。
趙常興已年近八十,是三朝元老,天慶帝時期就是內閣大臣,是天慶帝最信任的閣臣,遺旨都是交給他來宣讀,熬了三個皇帝,熬到如今首輔的位置。
趙常興一直是毅親王拉攏的首要目標,但趙常興從不表態,像一隻縮在龜殼裡的老烏龜,讓人無處下手。
毅親王與蕭正清相爭良久,沒有一人能撬開老烏龜的殼,如今老烏龜卻突然贊同鳳北訣的提議,著實令人驚訝。
鳳北訣卻波瀾不驚,彷彿一切都在預料之中。
趙常興看一眼鳳北訣,心裡默默嘆息,他這輩子最在意的,便是這身前身後的清名,一輩子克勤克己盡忠職守,唯獨做過一件不可說的事。
這件事,他以為自己做得很完美,以為自己能將此事帶進墳墓,沒想到鳳北訣會找上門來。
原來鳳北訣一直都知道,而且手握證據,只要求他幫忙鎮壓毅親王的狼子野心,便幫他守住他經營了一輩子的清名,待事了,準他告老還鄉名留青史。
他答應了,或者說,不得不答應。
首輔發話,爭吵平息下去,鳳安瑾一錘定音,將兩位皇后人選都納入大選名單。
哪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