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頁 (第1/2頁)
化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雖然isu因為打分的問題一直廣遭詬病,但不得不說這一次的規則調整是朝著更公平、更公開的目標去的。起初冰迷們還對此規則持懷疑態度,覺得只是□□罷了,起不到實質性作用。但沈喬在短節目上的超級高分就證明瞭,這次的規則的確有用。因為擔心遭到重審,裁判們不敢再明目張膽地壓分,只能嚴格按照動作的標準打分。
如果奧運的新規則被證明有正面作用的話,就將逐漸地普及到其他a級賽事上。到時候,即使不引進ai打分,花樣滑冰的公平性也會有極大的改善。
趙雪梅和其他教練員之前也分析過這條規則可能帶來的影響,她們當初認為它或許效果甚微,但現在看來,簡直就是她們的救星。無論對沈喬還是章小米,都是一件再好不過的事情。
反觀伊蓮娜、葉尼采娃這些因為國籍等原因受到裁判偏袒的選手,這次的規則對她們來說是一次頗為嚴重的打擊。從伊蓮娜的短節目小分表就可以看出,她的兩個跳躍、一組旋轉、一組步法受到了重審,而備用裁判團給出的裁決都是去除更高的那個分數。
例如伊蓮娜的3a,之前某些裁判都是往4、5分上打的,但這一次,她短節目中的3a只拿到了227的平均分。
事實證明,裁判其實並不是眼瞎,其實只是心黑。他們是有公正打分的能力的,只是出於種種原因,刻意地破壞比賽的公平性。所以說,永遠都不能相信人性,要用規則去約束人性。
最後一組自由滑選手上場,進行六分鐘練習。
五位經驗豐富的「老將」在六練的時候都滑得很保守,基本上都只跳了一個低階四周跳找找感覺。體力較差的雪娃更是隻跳了一個三週跳,其餘時間都只是在滑行。但葉尼采娃就和眾人不一樣了,她一上來就旋了三個四周跳,引得觀眾們驚呼連連。
果然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啊。站在場邊的趙雪梅想到。
國內看直播的觀眾也很驚訝:「這個小姑娘是誰啊?感覺好厲害的樣子。」
「她叫葉尼采娃,小名尼采,15歲俄蘿一隻。短節目比賽完排在第五名,也是銅牌的有力競爭者。」
「不懂別亂說好吧,尼采怎麼可能拿牌?小米、雪娃、紀子哪個不比她強?」
「尼采怎麼就不能拿牌了?她四周跳有4t和4s,3a也特別漂亮,跳躍能力基本上不輸那三個吧。」
「拜託,尼采的4t成功率百分之三十有嗎?她的點冰跳是真的辣雞。」
「感覺小尼采沒什麼比賽經驗啊,她等下第二個就出場,一上來就跳三個四周跳不會消耗體力的嗎?」
葉尼采娃是這一組中年紀最小的選手,許多不關注青年組賽事的冰迷對她都不瞭解,但短節目能進前五,就已經證明瞭她的超凡實力。
六練結束後,率先表演的就是紀子了。她的自由滑曲目是《波萊羅》,這已經是每次奧運會觀眾們看到的第三支《波萊羅》了,前面有兩位選手也使用了相同的選曲。
紀子這一次的自由滑是打算放手一搏了,節目中總共放了三個四周跳,並且兩個都在後半段。可惜的是她的4t摔了,4f也被判了周數不足。
在等分的時候,她的情緒有些低落,對著鏡頭的笑容也顯得格外勉強。一旁的安藤梨香鼓勵她道:「紀子,振作起來。奧運會也只是一次比賽而已,不久之後還有世錦賽呢。」
雖然還有很多其他的比賽,但紀子大機率再也無緣奧運會了。她今年22,四年之後都26了,到時候還會有更多的像尼采一樣的年輕的運動員湧現出來,她的處境只會越來越艱難。
她回想起自己四年前的北京奧運會之旅,年僅18歲的她勢如破竹,打敗一眾名將,一舉拿到了銅牌。隨後的幾年裡,她在國內外拿到了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