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頁 (第1/2頁)
化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聽到她出車禍的時刻、每週去醫院看望她的時刻、為她和她的父母安葬的時刻,宛如吸菸刻肺,再也無法從記憶裡剝離。
哪怕全世界都忘了她,他也會記得。
老闆笑著說道:「當然了,我也還記得。」
宋升意識到自己方才的失態,好在冰場老闆不怎麼關注娛樂圈,所以並不認識他。宋升向老闆點頭示意,戴上口罩和帽子離開了冰場。
另一邊,沈喬看著剛到手的醫院檢測報告單,懸著的心終於落了下來。
她的骨骺線已經完全閉合了,預測身高就是168厘米,幾乎不可能再生長了。
這是一個好訊息,意味著小沈喬的發育關已經過去一大半了,即使胸臀腿再長點肉,也不會很致命。
沈喬不禁回想起了她要命的18歲,一年拔高了兩厘米,體重長了五斤,胸臀腿同時長肉,一度被國家隊放棄。
但是她的教練沒有放棄她,在深思熟慮後,為她制定了全新的發展策略——放棄跳躍時的高度,專攻速度和遠度。既然脂肪減不下來,那就把肌肉練上去,成為力量型女單。
這個決策在當時被高層很不看好,在他們的心目中,女子花滑是一項很「柔」的運動,跳躍就是要輕盈靈動,腿細胳膊細在冰場上才好看。但是教練力排眾議,堅持讓沈喬練成力量型女單。也正因於此,沈喬在高層領導的心中幾乎成了棄子一樣的存在。
成了固然好,沉湖了也不虧。
沈喬用了一年的時間重新崛起,讓所有曾經質疑她和她的教練的人都閉上了嘴。
她不僅沒有沉湖,還成了中國女單的一姐,連續兩年在isu(國際滑聯)世界積分排名第一。
周舟教練,不知道他現在怎麼樣了沈喬有些懷念之前跟著他訓練的日子。
從青年組到成年隊,沈喬一直都在他手下練。
周舟曾經也是職業練花滑的,從男單轉為冰舞,他的職業生涯一直平平無奇。退役之後,他先是在各大冰場當花滑教練,因為手下運動員成績優秀,他被挖掘到省隊,在省隊幹了幾年,又升上了國家隊。
周舟是沈喬的恩師,沈喬也是他最得意的學生。但是在沈喬22歲那年,也就在是她平昌冬奧會失利之後,周舟宣佈退休,因為要給確診肺癌的老婆治病,他沒有精力再繼續職教了。
從那之後,沈喬再也沒有聽說過他的訊息。
周舟走後,沈喬換了一個教練。在這位新教練的胡搞之下,沈喬成功地丟了一個四周跳和高階33連跳,嚇得高層立刻把新教練撤了。儘管如此,沈喬還是在那段時間的訓練裡落下了一身的病根。
因為沒有好好養傷,她的右肩很容易就會脫臼,膝關節、腳踝、韌帶都多多少少有些傷病。雖然不至於直接斷送她的職業生涯,但是它們都在一點一點地凌遲著沈喬的信心。
她不是鐵人,只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女孩。雖然在外人看來,她堅韌的近乎可怕。但是她也會彷徨,也會感到挫敗,也會想要放棄。
她只是有一顆比誰都要強烈的好勝心。
她就要做第一,就要拿奧運金牌。
上輩子沒做到的,這輩子繼續。
沈喬看著手中的檢測單,左手在口袋裡默默地攥成了拳。
回家之後,她坐在小沈喬的書桌前,用紙筆寫下近期的訓練安排。
早上:七點起床,慢跑半小時。做三組卷腹,每組八十個。扎馬步兩組,每組三分鐘。深蹲一百個。
中午:旋轉適應訓練三組,平板支撐三組,每組兩分鐘。
晚上:伏地挺身兩組,每組五十個。前後踢腿一百個。高抬腿三組,每組兩分鐘。拉伸韌帶。
週末:去健身房,練普拉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