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頁 (第1/2頁)
浮雲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恭喜,織田哥。」
這也算是新家庭的良好開端吧。
……
《讀賣新聞》是擁有悠久歷史,讀者遍佈日本的大報社,即便經過經濟泡沫時代,這艘巨輪也沒有沉沒。
又因政經版主編的敏銳程度,不少人將其內容當作參考,以推特未來的政治導向。
如此看來,只要是議員,便不得不訂閱這份報紙。
當然,後跟的生活版與文學版,是沒人在意的。
時間已走向2008年,古老的世家依舊保持著熨燙報刊的傳統,這習慣始於歐洲,但當黑船事件後,境內的世家子與新興資本家都以洋派作風為榮,甚至興建了鹿鳴館,現在大部分家族也是和風與洋風並行,海邊的別墅必定是歐式建築,蒐藏著複數的弗朗基人偶,京都的老宅又要設計枯山水庭院,割裂得很。
位於青森的津島家也是,大約一百年前,他們家出現了一名名垂青史的大文豪,在他的《人間失格》中便描繪當年津島家在青森的地位,就連城市銀行都是他們建設的,是數一數二的資本家,同時又是議員,血統還很高貴。
流傳至今,這份高貴不僅沒有被沖淡,反而延續下來。
津島家又繼承祖上名號的傳統,偶爾有被給予希望的孩子會被賦予祖先的姓名,現在家中最小的孩子也是,因為他表現出過分的才智,而被取名叫津島修治。
然而,即便是這樣的孩子一年也見不到父兄幾次,原因很簡單,他跟已經踏入政壇的兄長年齡差距太大,而父親則在內閣努力著,怎麼可能回到位於青森的老家。
此外,雖說這孩子聰慧,家中的女僕男僕卻不是很喜歡津島修治君,相反,他們很畏懼這才六七歲的孩子。
問起來就含糊道:「修治少爺實在是太聰明瞭。」
「怎麼說呢,看他的眼睛總有些害怕。」
「一眼就被看穿了似的。」
「他總是盯著我的身後,不知在看些什麼。」
「修治少爺是能看到那些東西嗎?」
「那些?」
「怨靈之類的。」
好在,津島修治並非難以討好的孩子,他很安靜,也沒有那麼多的惡作劇跟無限的經歷對著僕人發洩,想讓他安安靜靜地呆著很簡單,只要給他書就行了。
這又體現了他跟尋常孩童的不一樣,以往,六歲多的孩子漢都不認識幾個,一千多頂天了,看書還在看繪本,可他的話,卻已經開始閱讀名著,並且訂閱報紙與文摘了。
聽說遠在東京的老爺知曉後非常高興,說什麼不愧是修治,又說近百年前的毀譽參半的文豪津島修治也是這樣,從小就喜歡閱讀。
這種跟先祖的魔怔對比讓下屬更覺得可怕。
而津島修治,也就是太宰治本人並不因下屬的害怕與疏遠而難過,相反,他已經習慣了這一切。
他已經不去學校了,據說是準備上天才班不斷跳級,八點用完早餐後,他就去把今天到的報刊與書刊全部收了一遍,有《讀賣新聞》《故事會談》《雜七亂事》等等,說老實話,女僕總擔心其中混雜著不應該孩子閱讀的,可有沒有人敢去亂翻修治的書,只能想想。
而當事人,趴在榻榻米上看書,對大部分文字都興致缺缺。
「無聊無聊無聊。」
「又是看見開頭就能猜中結尾的偵探小說,他們就不能有點創意嗎?」
他單手托腮,看似懶散道:「除了當年的平井太郎(江戶川亂步原名)外,難道就沒有有意思的作者了嗎?國外作也是,《福爾摩斯》跟《無人生還》很經典,後期大多都是拙劣的模仿,稍微給我看有點新意,有點靈魂的東西啊。」
否則他不是完全沒法找到樂子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