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正一道龍虎山道長們對答如流,引起掌聲不斷,很快道香已經過半,問題還有兩個。 “第四個問題,小師弟你來。”師兄輕叫道。小師弟向前一步。 師兄看著紙說道:“問:華夏道家修煉,為何從靜功入手?” 小師弟回答:“我道家修煉,貴乎煉炁。黃帝內經素問裡曰:“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寒則氣收,熱則氣洩,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這種種氣的變化,說的是明白詳細,裡面所講的“氣”,全部是後天情緒產生的氣,卻有一句道家之秘,旁人所不知道的,“靜則炁生”,這裡的“炁”,是我道家修煉的先天之炁。只是這短短的四個字,概括了我道家修煉的基礎。因為世上有種種內情外感,傷及人之內炁,所以我道家清心寡慾,抱神守靜。在靜中內炁得到修養,生機蘊藏,自會再生真炁,而為丹本。真炁發生,自有景象,這種體悟必須親身體驗,說是說不出來的。 在修煉過程之中,所有炁的變化,對境要求無心,不能刻意為之,才符合先天,如果夾雜後天念想太多,而無持靜之修煉,正所謂煉意不淨,功夫難以達到高層次的功夫卻是痴心往然,所以我道家之修煉,必須從靜功入手。”話聲一落,又是一片掌聲。 還有五分之一柱香,還有最後一題:“小師弟還是你來答:內家拳是動功嗎?” 小師弟向前走了幾步站定後,一個樁式站好,穩重如山,答道:“華夏內家拳可不能單純稱為動功。”起手式起一翻一圈,“其中有動功,也有靜功。”說話間,一套內家拳施展開來,口也沒有停,隨著動作快慢緩緩道來:“更有動靜合一的較高層次。就比如我剛出手時是樁法,屬於靜功;現在的套路動作,就是動功,而且其中之起式、到最後收式之“無極式”,又都是靜功,內家拳法動作之中,講究“有動之動,出於無動。在”太上大通經”中“行乎其不得不止,而不可或止;止乎其不得不行,而不可或行”之拳意,以及“內外均整,心力合一”、還有“由虛空尋有力之真實”等等,就是動靜合一的高層次了。”言畢一個無極式收手,當真動若雷霆,靜若處子。一派宗師氣象。 最後一點香灰落下,全場被小師弟這一套弄下來都大呼“過癮,厲害了。”隨著掌聲響起,宣雲子宣佈時間到,龍虎山道長圓滿完成。 張源先被龍虎山道長這麼一搞,有點危機感了。 灣灣省嗣漢天師府同樣出來三個穿金黃色道袍的道長,都是張源先的師叔,個個滿面長鬚,仙風道骨,精神抖擻。 接過大信封開啟後,五個問題也很輕鬆地在香燃盡前圓滿完成,張源先喜笑顏開。 猜拳,這次嗣漢天師府勝,張源先提出問題:“問:有人說眼前出現的光,就是丹書上秘而不傳的“玄關”,請問是不是呢?” 張新真回答道:“不愧是個老修行,這一個問題很有層次,也是許多人存在誤解的盲區。“玄關”之義,在我道家修煉中是個很關鍵的東西,要是功夫不到處,是不太容易明白。本著無法言傳之處,簡要說一下,玄關是人和天溝通的一個機關,修煉達到一定層次之後,自然而然我明白,在初乘的靜功修煉,所講修證的性光,和玄關是兩回事,性光就是性光,玄關就是玄關,在此階段,二者不可等同而語。”張源先點頭認可。 繼續猜拳,這次張新真開口問道:“修煉強調修德,認為“無德不修道”試問修道和修德是何關係?” 張源先正想開口,忽然又停了一下,才回答:“傳統道家學說認為,人的先天真性,本與太虛同體,清靜潔白,空洞虛無。下生之後,產生種種後天妄心,如雲遮月,矇蔽真性,造成修道障礙,念想難除,妨害道修。 修德的目的,從靜修的角度來講,是要培養個人謙虛、柔和、忘我、不爭的坦蕩胸懷,淨化心靈,去妄歸真,再去下功,則入靜易而進功深。若無修德之熔鍊,則心神不清,性地不純,如此心態,去做修煉功夫,無異沙地造廈。所以修煉強調修德,乃與個人的修功息息相關,有德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