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頁 (第1/2頁)
紫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賈赦將此事前前後後仔細推敲了一遍:「宋尚書留有原始憑證的拓本,若是能找到這些拓本對應的原始憑證的正本,不就可以證明宋尚書之言為真了麼?」
賈敬皺眉道:「雖然是這個道理,但我若是司徒硫,在替換憑證後必然將原始憑證毀去。這樣就可以汙衊宋尚書手上那些拓本乃是做賊心虛,為了脫罪提前準備的。」
賈赦卻道:「若是能夠拿到宋尚書手上的拓本,便是這原始憑證被毀了,也不是不能再尋回來。」
林如海和賈敬不約而同的瞧向賈赦。
賈赦也沒賣關子,道:「敬大哥和妹夫還記得陳御史一案麼?」
這下賈、林二人立刻就懂了。當初硫親王府想用陳御史之死拉下張太傅,本來險些成功了,後面賈赦將此事鬧到官府,卻在陳御史的臥房中搜到了另外一份遺書。如果那份遺書也並非陳御史親筆呢?
「記得是記得,可是現在宋尚書提供那些拓本已經交到了大理寺。」林如海道。
林如海作為戶部右侍郎,現在又總攬戶部工作,要找戶部憑證的樣式自然容易。但是古人也有高超的防偽技術,便是何徵擅偽造,能造出和正本一模一樣的憑證。但和大理寺封存的拓本但凡印章位置,畫押位置有些許對應不上,便弄巧成拙了。
說到底,拓本就是古時候的影印件,原件和影印件需要完全重合,才能證明宋安提供那些證據是真的。
也就是說拿不到大理寺已經封存的拓本,何徵再有本事也無能為力。
賈赦沉吟片刻,眼底閃過一抹狠厲:「既是尋不出原始憑證,便讓周駿譽那老匹夫承認有原始憑證便是。」
賈敬和林如海一起露出願聞其詳的表情。
賈赦接著道:「此案不管是交由三司會審還是大理寺辦理,我和敬大哥都不便參與,接下來的事還要交給妹夫。妹夫到時候就如此辦……」
林如海只一聽就會意了賈赦的意思,道:「這不就是空城計麼?」
賈赦點了點頭。
管他什麼計呢,只要行之有效便是好計謀。賈赦轉了話題道:「經此一事,大約無需巡邊隊伍回來,妹夫這戶部尚書位便穩了。」
一部尚書啊,數月之前林如海還是三品實權的兩淮鹽運使,在江南如履薄冰,彼時的林如海從未肖想過一品尚書位。可是不過數月功夫,這尚書位卻近在眼前了。
「比之一部尚書,如海更求一世安穩。」林如海道。
若是平步青雲之人說這樣的話,多半會讓人嗤之以鼻。但這話卻是林如海的肺腑之言。書房內的三人,誰不是如履薄冰,誰不曾被逼到懸崖邊緣,險些成為別人奪嫡路上的墊腳石?
可是在旁人眼裡,林如海便是官運亨通,便是平步青雲的代表了。旁人只能看到他的風光,看不到他背後帶血的刀劍。
因天色已晚,三人商議完畢,便各自回房就寢了。
不過兩日之後,此案便在大理寺升了堂。
一國財政幹係重大,這一回致和帝本人都到了公堂旁聽。果然林如海作為戶部右侍郎也是作為證人出席。至於其他的,公堂之上也全是與本案相關之人。
司徒硫便是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也是無權干涉大理寺辦案的。
所謂刑不上大夫,便是作為竊國大案的嫌疑人,周駿譽和宋安也都沒有被用刑,也不必跪著聽審,兩人一樣被賜坐之後,大理寺卿顏濟滄親自主審,刑部和都察院各派人協審。
顏濟滄拍了驚堂木之後,開始問審:「工部尚書宋安,經查戶部數年來,曾多次分撥大批款項用於修整河工,打造兵器等,但工部接了款項,卻並未完成相應工程,可有此事?」
宋安道:「回大人,並無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