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威威一笑,生死難料 (第1/2頁)
白毛阿瞞要典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並且,為表誠意,法國也給俄國支援的塞爾維亞,提供了同樣力度的優惠政策。】 【正是來自法國的裝備,幫塞軍打贏了兩次巴爾幹戰爭。】 “啊,對上了,對上了,之前天幕說,法國和俄國給那個塞爾維亞提供先進的裝備,到現在對上了!” 有人興奮的高聲大喊。 古人們曾經從未以這種方式,瞭解過歷史,所以當現在按照時間順序,從不同視角,知道了結果,就顯得很興奮。 雖然這段歷史,對於古人們來說並不能算作歷史,而應該是未來。 【在金元攻勢面前,俄國很快就放棄了抵抗。】 (俄國鄉巴佬哪裡見過這等架勢啊) 【1891年,雙方秘密締約。】 【同年,當法國艦隊訪問聖彼得堡時,甚至出現了沙皇在《馬賽曲》下,脫帽向三色旗致敬的詭異畫面。】 【彈幕:他給的實在是太多了】 【彈幕:致敬共和】 【彈幕:拿破崙:6】 大明朝。 嘉靖皇帝流下了羨慕的淚水。 他好羨慕啊! 他也想領法國的百億補貼啊! 不就是向三色旗致敬嘛,他也可以啊! 【到了二十世紀初,法國的投資初見成效,俄國全副武裝了兩百萬大軍,同時新建的鐵路網,將它的運兵速度提升了四倍。】 【相比之下,德國加上奧匈的總兵力,只有180萬。】 “只有一百八十萬……” “這個只有是怎麼說出口的啊!” 大唐。 “朕也想只有一百八十萬大軍啊!”李世民也是羨慕地瞪大了眼睛。 【1913年2月18日,薩拉熱窩槍響的十六個月前,以對德強硬著稱的法國前總理兼外交部長,雷蒙·龐加萊,高票當選總統。】 【他上臺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將法國的兵役制度,從兩年調整為三年,使現役規模達到了77萬。】 【至此,法德之間的戰爭,已經無可避免了。】 【它就算不發生在巴爾幹,也會發生在別的地方。】 史官們拿著筆,庫庫往紙上記著。 而那些太子們,同樣也被要求將天幕上所講述的內容,都給記下來。 這對於儲君的培養,是有一定好處的。 至少能夠開拓一下視野,多一種思考問題的思路。 【1894年,當俄法同盟高調官宣時,柏林迎來了一陣難以名狀的惶恐。】 【幾乎所有人都第一時間聯想到,七年戰爭期間,腓特烈大帝所面臨的困局。】 【好在,維也納方面還算穩定,但這並不足以改變實力的天平。】 【彈幕:然後德國就面臨兩次東西夾擊】 【彈幕:兩線作戰】 【於是,德國人很自然地回想起了,一個古老的同盟——英普同盟。】 大唐。 “七年戰爭?”李世民對這個戰爭很好奇,是打了七年嗎? 底下的一眾文官武將也是很好奇。 還有那個腓特烈大帝,他是作出了怎樣的貢獻? 【正是這個同盟,幫腓特烈大帝,頂住了多線作戰的壓力。】 【或許,它能再次拯救今天的德國?】 【彈幕:以德奧的體量,一戰能保住英國中立就算贏】 【但不幸的是,在危急存亡的關頭,德國迎來了一位志大才疏的皇帝。】 【威廉二世!】 【威廉二世,德意志帝國末代皇帝。在位期間力主推進公海艦隊計劃,帶領德國冒進地走進了世界大戰,在1918年被迫退位,流亡海外。】 “這還是個亡國之君!” “是啊,明明之前德國那麼強大的,怎麼就在他手上亡國了。” “不過他都被迫退位了,怎麼還能讓他流亡海外?” 百姓們很不理解,不應該直接殺掉,防止他再次復辟嗎? 而歷朝歷代的皇帝們也很不理解。 按照漢人的傳統,應該把這個皇帝囚禁在宮殿裡,好吃好喝地供起來。 而不按照漢人的傳統,也應該把他給弄死啊,怎麼能讓他就這麼流亡海外? 多孤單啊,和家人一起團聚多好。 (尼古拉:?) 【彈幕:威廉二世找盟友】 【彈幕:無敵的威廉】 【彈幕:噔噔咚!】 【29歲的年輕德皇,一上臺就批准了俾斯麥的辭職申請,並開始按自己的想法自由行事。】 皇帝們都很震驚。 這個威廉還真不愧為亡國之君啊。 剛登基,就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