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幻天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此申明三陽之氣。外合於三陽之經。三陽之經。內合於六腑也。所謂太陽少陽陽明者。三陽之氣也。營運於脈外。與六腑之經脈相合。脈外之氣與經脈合於滎輸之間。是以滎輸治外經。治在外之經脈也。
脈內之血氣。與三陽之氣。合於肘膝之間。是以合治內腑。蓋脈中之血氣。六腑之所出也。三里巨虛。皆足陽明之經。巨虛上下廉。乃手太陽陽明之合。故取三里者。低跗取之。以足經之在下也。
巨虛者。舉足取之。欲其伸舒於上也。委陽者。足太陽之經。三焦之合。屈伸而索之者。索三焦之氣。往來於上下也。膀胱主水。故屈而取之。少陽屬木。故豎膝予之。使木氣之條達也。臍下至委陽之陽取之者。謂膽與三焦。總屬少陽之氣也。蓋言在經脈。則有手足之分。合於三陰三陽之氣。
又無分手與足也。取諸外經者。取五臟六腑之滎輸也。揄申而取之者。伸舒其四體。使經脈之流通也。帝始問五臟六腑之滎輸。伯只答六腑之合。而未言取諸外經。君臣反覆問答。蓋以詳明陰陽血氣之出入。經脈外內之貫通。
黃帝曰。願聞六腑之病。岐伯答曰。面熱者。足陽明病。魚絡血者。手陽明病。兩跗之上脈堅陷者。足陽明病。此胃脈也。
此復申明脈外之氣血。從手足陽明之所出也。衛氣者。乃陽明之悍氣。上衝於頭。循目 耳前。散行於三陽。復循牙車。合陽明。並下人迎。合於頷脈。注足陽明。以下行至跗上。故曰面熱者足陽明病。蓋以徵衛氣之悍熱太過。而上行於面也。兩跗之上。脈堅陷者。足陽明病。蓋以徵陽明之氣。合於頷脈。以下行至跗上也。陽明之氣。下合於胃脈。故曰此胃脈也。夫五臟六腑之經脈。外合於六氣。則為陽明為太陽為太陰。內合於臟腑。則為胃脈為心脈腎脈也。蓋臟腑之氣。
內合五行。五行外合於六氣者也。胃腑所出之血氣。別走於脈外者。
注臟腑之大絡。從大絡而外滲於孫絡面板。循手陽明之經。大會於尺膚以上魚。猶脈內之血氣。大會於手太陰之尺寸也。故曰魚絡血者。手陽明病。蓋以徵脈外之氣血。大會於手陽明也。是以帝問六腑之病。而伯先答手足之陽明。然後論及六腑。蓋以申明脈外之氣血。出於手足之陽明也。本經多因病假針。以明陰陽血氣之生始出入。臟腑經脈之外內貫通。學人識之無忽。
大腸病者。腸中切痛。而鳴濯濯。冬日重感於寒即洩。當臍而痛。不能久立。與胃同候。取巨虛上廉。
大腸者傳道之官。故病則腸中切痛而鳴濯濯。陽明秉清金之氣。故冬日重感於寒即瀉。當臍而痛。大腸主津液。津液者。淖澤注於骨。故病而不能久立也。大腸屬胃。故與胃同候。取胃經之巨虛上廉。
胃病者。腹 脹。胃脘當心而痛。上肢兩足膈咽不通。食飲不下。取之三里也。
腹者腸胃之郛郭。胃脘在鳩尾內。正當心處。故病則腹 脹。胃脘當心而痛。上肢。心肺之分。兩脅。肝之分也。食飲入胃。散精於肝。濁氣歸心。輸佈於肺。胃病則氣逆而不能轉輸。是以上肢兩脅膈咽不通。食飲不下。當取之三里也。
小腸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睪而痛。時窘之後。當耳前熱。若寒甚。若獨肩上熱。甚及手小指次指之間熱。若脈陷者。此其候也。手太陽病也。取之巨虛下廉。(睪音皋陰丸也)
小腸病者。謂病小腸之腑氣也。小腸名赤腸。為受盛之府。上接於胃。下通大腸。從闌門濟泌別汁而滲入膀胱。其氣與膀胱相通。是以小腹痛。腰脊控睪而痛。時窘之後。當耳前熱者。病腑氣而痛窘之後。則入於手之
經脈矣。手太陽之脈。起於小指之端。循臂出肩解。上頰入耳中。至目 。脈陷者。此太陽之經脈病也。故首提曰小腸病。末結曰手太陽病。是腑氣之從下而上。合於手太陽之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