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頁 (第1/2頁)
matthi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他距離較遠的時候不明顯,現在他越來越近了,我就越來越能看清楚他自身的體積感。以周圍的石頭做參照物,就能對比出他的身形大小。
他的大小不對。
人的眼睛是很敏銳的。即使你的參照物是樹木、沙灘、石灘,而不是人工製品,你也能粗略看出某個物品的大小。
那個孩子有著人類兒童的大致體積,但頭部太小了,太細長了,手腳也細長得不成比例。
即使是瘦弱的孩子,瘦下去的也只是肉,而不是骨頭的長短比例。
早晨的光線太傾斜,天空還有薄雲,所以我仍然看不清那孩子的具體樣貌,只能看到他在沿著石縫移動,距離堤岸越來越近。
不知為什麼,我忽然無法保持冷靜,一股涼意從腳底冒起來,瞬間侵襲全身。
從理智上來說,我不相信大白天會看到什麼怪東西,那可能是身體畸形的孩子,也可能是過於瘦小的女性,或者是什麼動物……我不瞭解的動物……
但理智沒能說服我。
我轉身快步走開,越走越快,最後跑了起來。
聽說人對很多東西的恐懼是天生的,不需要提前接受別人的預警和教育。
比如有的人極端怕蛇,他可能從沒見過真正的蛇,也沒有被蛇傷害過,但他就是非常畏懼蛇,連蛇的照片也看不了,連玩具蛇也無法接受。
還有人們恐懼黑暗,現代大都市的人們生活在不夜之城裡,絕大多數人的生活較為平穩,並未遇到過什麼恐怖的事,但人們還是打從心底裡害怕著黑暗。
理智一些的解釋是,人們怕黑暗中藏有不法之徒,這確實是原因之一,但並不是全部原因,畢竟連尚無讀寫能力的嬰幼兒都會畏懼或厭惡黑暗。人們基於「黑暗」編造出過許許多多神話鬼話,本質都是因為畏暗而向光。
人們還恐懼高處。有個紀錄片,片中學者安排很多志願者做了一個實驗,他們讓剛學會爬行的嬰兒爬過一片堅固、透明、高懸的平臺,媽媽們在平臺另一側等著他們。嬰兒還未能言語,也從未受過「高處危險」的教育,但當他們爬到透明處,他們都會遲疑,都會停下來。這時媽媽們會在對面微笑著鼓勵孩子,有些嬰兒選擇相信媽媽,爬過了透明平臺,也有的嬰兒一直遲遲不肯動作。
即使不用實踐,我們也會本能地恐懼著某些事物。這是祖先留下的記憶,是藏在基因裡的警鈴。
此時我所感受到的涼意,應該也是基於這個道理。
我不知道自己看到了什麼,甚至不知道是否只是錯覺。但冥冥之中有什麼東西在警示我,在催促我:不能再看了,快離開。
我越跑越快,一路上完全沒有回頭看。
當我快要離開堤岸上這條路時,身後很遠的地方傳來輕微的「啪嗒」聲。
是非常非常輕微的聲音,比我的腳步聲、呼吸聲輕多了,但我還是聽到了。
像是什麼呢。像是有什麼東西碰觸到了堤岸的石墩……就像是用腳踏上去,或是用手扒上去……
總之,我沒回頭。
我跑向村子,跑向來的那條路,跑向首班車還沒來的汽車站。
第9章 夢鄉
在公交站乾等了一段時間後,我順利上了車,回了縣城。
從縣城回a市的路上,我在長途車上睡著了。這期間我做了夢,夢到了小時候。
夢裡有我,有媽媽,有大哥。夢很混亂,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的事,只知道夢裡媽媽是大人,我是個很小的小孩,年齡小,體積也很小,大哥也很小,只勉強能算少年。
媽媽有一臺老式燕山牌縫紉機。我坐在比床還矮的小摺疊桌邊,一抬頭,能看到媽媽踩縫紉機的背影。
縫紉機噪音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