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慕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6月10日,中國足球協會杯第5輪比賽在北京打響,九牛將在客場挑戰中超豪門北京國安。
中國足協盃作為中國大陸地區的全國錦標賽其前身可以說是1956年創辦的全國足球錦標賽,但僅舉辦了兩屆,即1956和1960年。1956年首屆全國足球錦標賽在青島舉行,此屆全國足球錦標賽對參賽球員有一個特殊要求——必須是全國足球聯賽以外的非集訓隊員即業餘運動員這一規定從第二屆開始取消,可見足協盃的創辦本身是針對“草根足球”的。當時只有9支球隊參賽,分別是青島隊、上海隊、北京隊、天津隊、梅縣隊、武漢隊、遼寧旅大隊、延邊隊,另外國家體育委員會邀請西藏隊參賽。賽事共有190多名運動員參加,歷時20天,共進行了16場比賽,最終上海隊決賽戰勝天津隊奪冠。雖然球隊少,時間短,但是全國足球錦標賽對於中國足球的發展卻有著深遠的意義,正是這項賽事大大調動了全民熱情,更多的人開始關注足球,開始慢慢湧向球場,可以說中國足協盃開啟了第一個全民足球熱潮。
1960年後,全國足球錦標賽陷入停頓階段,直到1984年得以恢復。賽事名稱也正式更名為中國足協盃。1984年的仲秋之季,由24支國內甲、乙級球隊和青年聯賽冠軍參與的中國足球史上首屆足協盃,在武漢和黃石兩地同時上演。這場“武林大會華山論劍”的神奇之處在於,不僅首創了甲乙青三級別球隊同臺競技的規程,而且還設定了前16名定編為新一年甲級隊的競賽制度。這在當時,既是一種創舉。1984年足協盃的冠軍是當時雄霸中國足壇、曾創下聯賽“十連霸”紀錄的遼寧隊。
中國足協盃在1987年由於全運會而停辦,直到1990年為配合亞足聯舉辦的亞洲優勝者杯的比賽再次舉辦了三屆全國足球優勝者盃賽。1990年為選拔隊伍參加首屆亞洲優勝者盃賽,中國足協組織了1990年全國足球錦標賽,這是繼1986年第三屆足協盃後首次舉行的錦標賽形式的全國足球單項比賽。參加比賽的有12支隊伍,為1989年甲級a組的第2名至8名和b組的第1名至5名。最終八一隊透過點球戰勝大連海星隊奪冠。
在經歷了三年的停頓之後,中國足協盃於1995年再度恢復,這也是中國足球職業化以來第一屆足協盃。
由於需要為國奧隊備戰2008年北京奧運會讓路,2006年後中國足協盃陷入停擺,2009年準備恢復並將參賽球隊範圍擴大到了乙級隊,效仿英格蘭足總盃鼓勵低階別球隊的參與,但由於贊助等原因取消舉辦。2010年10月16日,中國足協正式宣佈,將在2011賽季中重新設定中國足協盃。2011年中國足協再度恢復足協盃,並擬將2012年的參賽球隊擴大到乙級球隊、業餘聯賽球隊和大學生足球聯賽球隊。
直到2011年中國足協盃才再度恢復,當時山東魯能泰山隊再度殺入決賽,但是這次他們卻在被一致看好的情況下,遭到天津泰達隊強力阻擊,在先進一球的情況下慘遭逆轉。而為天津泰達隊打入制勝進球的于大寶也成為了本屆賽事最佳球員,同時這也是天津泰達俱樂部歷史上第一座足協盃獎盃。
職業時期的足協盃比賽除了2003年的足協盃第一階段採取賽會制並有乙級聯賽球隊參加外,其餘屆次都是隻有中超甲a和中甲甲b俱樂部參加的淘汰賽。但是參賽俱樂部隊參加足協盃的熱情並不是很高,足協盃在相當長的時間裡被俱樂部視為“雞肋”。
2012年,業餘球隊獲得了足協盃的參賽資格,其中由業餘球隊參加的中國足球協會業餘聯賽總決賽和亞足聯中國展望城市聯賽冠軍盃足球賽同時也是足協盃的資格賽。2012賽季的足協盃首次擴軍至48支球隊,全部參賽球隊確定,除已明確的中超和中甲32傢俱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