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軍行路(三) (第1/4頁)
故宋壯武將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前世軍中,學會尋找野果野菜是我們活下去的最大保證,因為常吃不到蔬果必將死於怪病。當時軍中確是這樣,得了一些怪病無法醫治,藥石無用,現在看來是缺乏維生素,可當時哪他媽知道這些!
為此我們沿路會分出兵員搜撿蔬菜野果,我們叫他們巡檢(尋撿)使,在有民夫于軍的時候好多是民夫和婦女在外,老卒一個帶一群,到宿營地的時候也會派兵在周圍撿拾菜果,都是為了對付這些。
那時候也沒有什麼好賴,什麼都往鍋裡丟,有什麼丟什麼,抓到野味也一樣進去。一鍋粥裡有野果,有菜,運氣好有肉,什麼都有,糙米綠豆雜糧可著勁一股腦招呼,反正燉鍋裡你不吃沒別的,不然為什麼說軍隊裡的東西養人?我們那時的粥絕對是好東西,營養豐富裡面什麼都有,吃這個很難生病,前提是在後方或草木充分的地方,不然一樣抓瞎。
所以說大軍過後寸草不生,說的就是我們,不信?一紮營牛馬自己出去啃草,派幾個兵看著就行了,都累得半死誰有那力氣給他們砍草啊(所以唐安史之亂時的美馬計就是這樣來的,就那幾個兵,根本看不住一群發瘋的軍馬)。
以前打仗最重要就是吃,吃和睡吃的地位實際在睡之上,你連吃都吃不好,得上什麼病你能上陣?從下面打上來的將軍都是吃的高手,都知道應該吃什麼,什麼時候出去可以挖到哪種野菜,什麼樣的土下面有可以吃的根莖,都是學問。有的老卒看看土就知道下面有什麼東西,有啥能吃的根塊,過去一挖分文不差。
“喲,趙巡檢使又出去巡檢了,收穫怎麼樣啊?”
塔樓上拄著長槍計程車卒笑著打招呼,駐紮的營地裡民夫在軍,有了他們的協助後我們日子好過了很多,土生土長的他們識得本地山植撿來許多山菜野果,儘管很多野果野菜並不好吃,山野所長無人打理不可能好吃,但有用。譬如山葡萄,生前吃過,又小又酸又澀,頂不好吃的存在,但是有用,嘴爛之類吃不上菜的小病吃些就好了。
在他們的努力下,我們還能改善菜色,蘑菇湯我們有時都能喝上,新鮮採來的蘑菇洗好混著醬菜丟入鍋中,一碗蘑菇醬湯澆入米飯,這碗粗米就好咽很多。那時軍中有機會盡量就煮蘑菇湯食用,雨後民夫們出去撿蘑菇,見到彩色蘑菇有狠的一腳給奔出去好遠。
“你這一腳頗顯功力啊”
“那玩意有毒,敢放一朵下去一隊人都得撂倒!”
這都是經驗,天魂一幕;一旦戰敗,打散之後糧米盡無,充飢只能依靠野果。路上吃野果時儘量撿認識的吃,不認識的要撿樹被扒拉過的吃,說明野獸吃過,半半拉拉的枝葉參差,能吃的只有這種。千萬別碰枝葉茂盛果子眾多的,因為連野獸都不敢吃的說明有毒,吃不好有的弟兄就死在這上面了,死因,中毒。
雨後的山林裡一片靜謐,薄霧微起,瀰漫林間。
潮溼的空氣微涼的沁入身中,晶瑩的水珠掛在草葉,揹簍裡裝滿野植的民夫們踏過靜謐。當滿載的人們回到軍中,夜色已悄悄降臨,舉著大勺的老伙伕悠長的聲音傳入耳畔;
“開飯嘍”
“誒嘿開伙了!”
營中士卒們呼啦啦全跑了出來,手中舉著各色餐具圍到鍋旁,只不過倒黴的是,你看不到什麼飯碗,軍盔倒是一片。
那時候軍盔其實是我們的飯碗,被迫充當了飯碗的軍盔也是心有不甘,行軍時你到哪弄碗?急了軍盔拆了簾甲就是碗,想用碗吃飯你只有等到了後方城池穩定補給才有,當地官府派發,這會真要能找到碗估計給你你都不用,因為那碗破破爛爛缺牙豁嘴,弄不好還只有半個,換你你用?
人老百姓平時遇到那些吃飯碗都缺個角的一水得罵是守財奴,我們缺角,但我們那是倒黴,別說缺角的缺半邊的破碗都有,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