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添萬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一百四十八紀元,第一劫,第四元,第七會,第十三運,第三百一十七年冬,亦是竇氏皇朝的永嘉四十三年冬。距離之前趙塵、周嗣兩人在濟州濟南府平郡,平西縣德蔭鄉的旅驛中旁觀朱鑠一家的慘劇已經過去大半年了。
先前,趙塵和周嗣在旅驛旁觀完朱鑠一家的慘劇之後,趙塵回到洞府稍作收拾,便立刻駕著樓船東去。之後便一路直行,離開了濟州,來到了相鄰的涯州。
涯州是位於玄冥部洲冥侖山以南最東、最北的一個州,古有天涯海角之稱,故稱之為涯州。涯州西面是越州和濟州。北面絕大多數便是冥侖山脈最後七分之一的,總長差不多三十五萬多里的尾脈,剩下的數萬里長的一段則和鎮東道相連,有山海走廊之稱。至於涯州的東面,則是無盡大海,而涯州的南面則是竇氏皇朝的稅賦重地:海州。
在涯州的最南端,則是一座竇朝少有的大城:濱海城。濱海城坐落在涯州和海州的交界處。因此,這座濱海城的歸屬問題,自濱海城建立之初,便被兩州爭論不休。兩百年前,濱海城被劃給了海州,雖有幾次反覆,但也問題不大。海州可以成為竇氏皇朝的稅賦重地,濱海城至少佔了三成原因。
至於涯州的中部則是被一條從濟州而來,自西南向東北,差不多流經涯州兩岸四十萬裡,最後奔流入海的濟江給將一分為二。而被四十多萬裡濟江流經的涯州兩岸,則是一片土地廣闊,植被茂盛的的肥沃平原。這片平原則被稱為濟江平原或涯州平原。誰也沒有料到,三分之二在濟州的濟江只哺潤了濟州不到五分之一的地區,卻成全了涯州的豐饒。
涯州一年所產的糧食雖遠不如廣原道一道之地一年所產的糧食多。但若以平均每畝所產來論,卻要多上五成。
而且,涯州氣候溫暖溼潤,土地肥沃。一年三熟雖然有些勉強,一年兩熟且連年都是豐年卻是尋常。再加上涯州北靠冥山、東依東海,物產豐富。只要再和濟州或越州一合併,立刻便是一份皇朝基業。因此,竇氏皇朝對涯州很是重視,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朝廷將濱海城劃歸了海州。
趙塵和周嗣駕著樓船剛剛離開濟州,來到涯州,趙塵便將樓船落在了和濟州相連的涯州來儀府。隨後,趙塵帶著周嗣步行前往了來儀府桐郡,在桐郡遊歷了起來,一晃便是半年時光。
也許是因為涯州比較富足的原因吧,這裡的百姓,底層修士要比其他地方多一些。尤其是那種會一兩手小法術的奇人異士,要遠比其他地方多的多。比如說,這涯州許多書生,不但武藝不錯,而且還會一兩手各種撫乩占卜之術。同樣的,在野外,遇見各種會一兩手邪術便鋌而走險的亡命之徒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了。
這半年來,趙塵和周嗣在桐郡行走,如各種利用變羊、變驢之類的造畜之術販賣人口之徒,或各種利用勾魂拘鬼之法索騙錢財之人以及其他各種的邪術邪修也遇到了好幾起。周嗣這段時間跟著趙塵可謂是大開眼界,便是趙塵也覺的,這才有一種生活在仙俠世界,或者聊齋類世界的感覺。
正是春初冬時節,一日,桐城。
“這不是趙道長、周道長嗎?”
趙塵正和周嗣在街上閒逛,忽然聽見有人招呼自己,便和周嗣兩人順著聲音轉身回頭看去,便見兩位身著布衣的青年連袂而來。其中一人略顯年長,快至中年,還有一人,比較年輕,看模樣只有二十餘歲。
“原來是徐掌櫃,張掌櫃啊,失迎,失迎。”
這兩人之中,年紀較長者,名叫徐元亨;而年紀較小者,名喚張奇神。兩人皆是和趙塵在數月前意外相識,和趙塵、周嗣倒也還算熟識。
其中徐元亨自小吃百家飯長大的,少年時靠鄰里舍了些錢,便在鄉下走街串巷,賣些針頭線腦,做貨郎起步。靠著為人實誠、勤快、聰慧,加上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