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頁 (第1/2頁)
乳酪月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當然了,勞動人民最光榮!
蘇曼也只是覺得自己沒辦法透過的方式來為祖國的工業發展添磚加瓦,但報效祖國的方式不止是當工人這一條路,她當不了工人,沒法靠工業勞作凸顯個人力量,也可以靠著當幹部,為基層扶貧、建設事業做出貢獻,也是一樣不給國家添麻煩的。
正想著,廠長辦公室就到了。
……
花陽縣紡織廠的廠長叫王立業,是個對權利比較看重,但也不是那光抓權不幹事兒的人,算是個有能力也有野心的領導。
因為對自己的廠長的身份和廠長的權柄十分在意,王立業每天琢磨的,都是如何增加產量,擴大銷售範圍,爭取能夠擴大紡織廠的經營,好讓自己手裡頭的權利也能隨著廠子業務的增加,跟著一起提高點兒。所以,王立業對生產和銷量的問題十分看重,一直想要有所突破。
但隨著市面上那個名叫「的確良」的,相比較棉布更加耐穿耐用,還顏色鮮艷的化纖類布料的出現,棉布紡織業的老招牌可謂是受到了極大的衝擊。
要說平時也就算了,畢竟花陽縣這地方也屬偏僻,「的確良」的布料還沒有在這裡出現,有的也只是由這種布料製作出來的成衣,但上市的也還不算多,暫時沒能引起縣裡老百姓的注意,讓主打棉布生產的紡織廠這邊還不至於像那些大城市似的,受到了極大的衝擊。
可問題是,這樣的平靜只是一時的,王立業去市裡開會可是聽市裡的紡織廠說了,他們打算和服裝廠合併,一起出資買新機器、裝置,用來生產「的確良」布料,以迎合如今已經越發流行的布料、服裝趨勢,大批次生產「的確良」製品了。
作為市服裝廠布料的供應者之一,縣紡織廠所擁有的銷售渠道和年生產利潤,至少三分之一都是靠市服裝廠才得以生存至今,可一旦市紡織廠和市服裝廠真打算合併,並主產「的確良」布料和成衣,不再需要棉布的話,那可就徹底沒有他們花陽縣紡織廠的立足之地了啊!
不光如此,在生存壓力之下,王立業想著剛剛秘書提出用廠子帳上的錢去購買新機器,也跟著一起生產「的確良」的建議的話,只覺得心虛得不得了。
如果生產主任此時此刻在辦公室的話,他一定能夠明白王立業的心虛。因為只有他知道,王立業前陣子說要借著這次開會和市裡其他幾家小服裝廠談合作,而大批次生產出一批布料的事……
那批布料是王廠長在上一次去市裡開會時,因為現在市服裝廠的生意受到了滬市那邊比他們生產出來的成衣更新穎、漂亮的樣式、布料而深受影響,以至於想要降低從他們縣紡織廠進布料的數量時,王廠長特意從市百貨商店那裡買回來來自滬市的布料和成衣,跟廠裡的技術人員研究了好幾個月才成功製作出來的。
他們廠能夠生產出和滬市紡織服裝廠一樣布料的這個訊息一經傳出,市服裝廠那邊就打電話過來說等下半年會派人過來重新簽訂進貨合同和進貨量,雙方口同協議了會從他們進大批新布料這件事。
王廠長當時是意氣風發,風頭無兩,甚至想要在簽合同以前就先趕製出一批新布料。她這樣做的目的,不光是想將這批布料提供給市服裝廠,更是想要達成他一直以來都想要擴充套件廠子業務的想法,用這批新料子,再招一批會縫紉的工人,到時候模仿滬市成衣的款式,再用這批新布料,成立個成衣部門,也做成衣,賣衣服!
他以為只要自己提出這個想法,廠領導層的其他人就都會同意。
但偏偏工會那邊就第一個站出來,說這樣太過冒進,投了反對票。
工會一表態,其他部門的領導也都不吭聲了,這讓王廠長的計劃被迫流產。
但只有王廠長和作為他親信的生產部門的主任知道,這個計劃沒有被擱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