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2 章 阿房宮賦5 (第1/5頁)
春山有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於是順理成章的,作者開始了更為顯豁的表述——嗚呼,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一個人的意願,就是千萬人的意願,所謂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就是這個道理。
大家還記得《論語》裡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不願意做的事,就不要施加給別人。
這裡其實還有一句話,叫“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就是說,自己想要有所成就,就要讓別人先有所成就;自己想要事業顯達,就要讓給別人先顯達。有點像無產階級只有解放全世界才能解放自己的意思?
秦皇喜愛華侈,可人民同樣顧惜自己的家呀!他想享受,那也得讓人民想先過上幸福的生活。結果呢,人民還沒富足,他自己先享受上了,還是奢侈無度的那種。
為什麼搜刮的時候錙銖必較、唯恐“取之不盡”,用的時候卻像對待泥沙一樣,一點也不珍惜?大家可以感受到,杜牧的情緒正在節節攀升,我們把這一大段的排比簡化成表格來對比一下。】
楚棠將課輔上的表格搬運到課件上,只見水鏡上出現了一個兩列的縱表,左右標頭分別寫著秦始皇和天下人民,隨著講解補充,下面的空白格一一補齊。
【秦始皇的“一人之心”,對應的是天下人民的“千萬人之心”,“秦愛紛奢”,對應“人亦念齊家”,“負棟之柱”的數量,對應“南畝之農夫”的數量“獨夫之心,日益驕固”,當然對應的是“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了。】
兩列表格清晰明瞭,直白地展現著作者的態度。
秦朝。
鄉野之間的許多百姓忍不住紅了眼眶,天下初定,他們還不曾遇得賦中寫到的許多,亦不知曉阿房種種原是詩人誇大之辭,可杜牧的聲聲質問,分明又似乎是他們的親身所歷。
有老者重重地拍著膝蓋老淚縱橫:“亂世受苦,怎麼天下安定了,咱們黔首還是沒有活路啊!”
漢朝。
司馬遷看著水鏡中的表列,書中所閱、遊歷所聽聞再次於眼前耳邊一一復現:
“史鑑今古,縱杜牧此賦有誇大之辭,然秦民力之枯竭亦是事實,民困而反,其後陳涉吳廣自大澤鄉揭竿而起,天下贏糧而景從便是自然的事了。”
司馬遷收回目光,放眼看腳下的風土,他所在的地方正是陽城。
司馬遷心中糾結不已,他不否認始皇的功績,但也同樣佩服陳勝吳廣奮而反抗的勇氣,那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是多麼豪氣不同流俗的宣言!
可按照楚棠講解務求通達的秉性,她是一定要解釋那句“戍卒叫,函谷舉”的,嬴政聽到了,安能放任其後掘秦墓之人?怕是這行義舉的英雄,要就此隕落了……
司馬遷心中一陣可惜。涉後雖驕,一身膽氣,實在令他感佩。
三國。
劉備長長太息:“秦民之苦楚,盡在其中矣!”
他想起這些年或顛沛或戎馬倥傯中的所見,不由得也悲從中
來。
盛唐。
杜甫眼中充滿了動容,他想起楚棠曾贊他詩中始終不忘百姓疾苦,眼前的辭賦又何嘗不是呢?
“杜牧此言,亦在為萬姓呼號。”
杜甫拱手,向著水鏡長長一揖。
中唐。
本就宣揚詩文有補於世的元稹更是心有慼慼焉:“文辭華美,情真意切,氣勢逼人,純為百姓言事,此人若在官場,必是一位不忘民困的好官。”
白居易跟著點頭,又道:“便是不在官場。以手中詞筆為萬民立言,亦不負一身所學。”
說著,他看向對面的元稹,元稹同樣看他,二人對視一眼,俱是明瞭對方的未竟之意。
縱然當世不彰,後人總會記得。吾輩文人,只管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