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字帖 (第1/2頁)
三文不吃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風月齋?” 佩寧聽著倒是耳熟,“前兩年姑娘尚在府裡的時候,婢子倒是常去風月齋為姑娘購置書畫,算是京城的老字號,可東家非是姓蘭。” “那沒錯了,姓蘭的兩年多前才與我們搭上線。” 黎氏皺著眉,“姓蘭的面生,生意做得又雜,我們原不想和他打交道,只是他身後有知府老爺擔保,我們也不好拂了知府的面子。” 聞家是以漆貨起家,發家之後又做了珠寶古玩行當,這行水深,利潤豐厚,沒幾年聞家便成了寶慶首屈一指的商賈。 做了好幾年的古玩生意,黎氏這次帶來的人裡也有幾個眼力不錯的。 可他們看過這些字畫,有說真的,有說假的,爭論半天也沒一個敢拍板的。 黎氏便想到了請喬大儒掌眼,只上次提到讓明芙為聞璟說情被拒,她又恐直說會再遭拒絕,便想了個迂迴的法子。 明芙放下字帖,沉默一瞬,淡淡道:“這些我亦拿不定主意,舅母若不放心,可再叫人看看。” 黎氏微微有些失落,小心看著明芙,心中有些焦急,“這些字畫是筆不小的數目,若是假的,平白損失十萬兩白銀,我在京城人生地不熟,也不知該去哪裡找行家鑑定……” “芙兒……” 明芙微微笑著,“舅母請說。” “那舅母便同你直說了。” 黎氏本還想迂迴,可實在沒長那歪歪繞繞的腦子,索性也不擰巴了。 “聞家這幾年生意雖說還不錯,但寶慶和京城兩地都需打點疏通,開銷亦是巨大。我原是打算蘭家的賬收平之後,便有了本錢在京城做漆貨買賣安身,若是這賬出了差錯,不是出什麼死什麼了。” “是出師未捷身先死。”梔言捂著嘴偷笑。 “對,對,就是這個意思。”黎氏愁眉苦臉地打量了小丫鬟一眼,視線又滑落明芙身上。 明芙避開她的目光,垂眸略思。 猶豫片刻,她方柔柔開口,“舅母若是放心,且先將這套《四君子帖》放我這裡,待我請喬公掌眼之後再做歸還。” “還說什麼還不還,這箱東西,舅母是真心實意送你的。” 黎氏見她答應,心頭大石放下,語氣亦染上幾分輕快。 佩寧送客之後,明芙重新拾起桌上字帖。 柳公是北榮有名的書畫大家,他存世畫作不多,至多不超過十幅,字帖便更少,目前所知唯有之前她手中那套。 當年父親購入的應是孤本無疑,現今卻又多出一套,便是不為了黎氏,她也得去一趟喬府。 喬大儒工詩善畫,柳公在世時與他亦是舊友,若她將旁人的臨摹仿作當成柳公真跡送給喬大儒,倒顯不敬了。 “去拿紙墨來。” 明芙想了好一會該如何下筆,方才擬好拜帖,著沉香送去。 沉香來去匆匆,半個時辰後便回了府,對明芙道:“姑娘,喬家老太君請了個戲班子進府,派人抬了轎子來,請您過去一起樂呵。” 明芙未料喬家這麼快給了回應,當即叫人收起字帖,去了喬府。 戲班子今日才入京城,正在喬府園中搭建。 往年過年都是朱家搭戲臺子,朱家今年有新婦,忙得不得空。 喬家老太君平素最好熱鬧,喬家子孫一聽朱家今歲不搭臺,忙不迭請了戲班子進府,孝敬老太君。 喬大儒倒與老妻全然不同,他素來喜靜,看書做學問的時候聽不得半點聲響。 眼見到戲臺子已搭了大半,只得領著兩個小童,抱著書搬去離戲臺子最遠的偏房躲清靜。 門窗關嚴,又在耳朵裡塞了兩團細布,細聞周遭果真無聲,喬大儒方才滿意地捧起了書。 小童見他這般,在一旁低著腦袋偷笑。 “笑什麼?” 小童聞言倒不低頭遮掩了,抬頭看著喬大儒,只顧傻笑。 喬大儒坐在椅上,腰背挺直,雙目有神,若只看外形,還當是五十知天命年紀。 只是畢竟已是七十來歲的老人,自然不比從前耳聰目明。 尤其這兩年,老人家耳背得厲害,就是坐在戲臺前都不一定聽得清檯上唱什麼。 小童便是笑他,年紀愈大,倒愈好強,不肯叫人看出他耳背,卻平添些此地無銀的舉動。 喬大儒亦看出這小子是在拿他取笑,捲起書來氣呼呼地照腦袋敲了兩下,“孺子……孺子不可教……” 小童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