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開微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宋家郊區有座別院名叫思梅園,佔地頗大,是當年宋老太爺宋楓眠花重金購置的一處園林。
裡面長廊曲折,奇石林立,亭臺樓閣,古色古香。最值得一說的是那裡只種一種花——梅花。
因地勢使然,光照充足,滿京城中梅花開的最早的就是這座思梅園。
十月剛過,滿園子的梅花已經怒放,紅的綠的,粉的白的,遠遠望去如霧如霞,煞是惹眼。
每到這個時候,一年一度的賞梅大會便開始了。京城之中但凡與鎮北將軍府交好的達官貴人便會驅車前來,絡繹不絕。而宋家自然殷勤招待,榮幸之至。
“初冬未見一片雪,先見梅開傍花庵。可是東君留厚間,早傳訊息到江南。”
“好詩!好詩!”
“趙必成的詩自然是好詩,但是思梅園的梅花更是一絕啊!”
平橋上,各色服飾的男子隨著宋家嫡子宋蘭舟一路向前,或吟或唱,或鬧或笑,看著滿眼的梅花,聞著撲鼻的梅香,大家手舞足蹈,好不歡暢。
近處,假山背後,女子們坐在一處開闊之地,正中主人的席位後面豎著一道紫檀琺琅福壽紋擺屏,左右客座則是嵌玉石花鳥圍屏,既方便眾人賞梅,又不至涼風過境玉體生寒,擾人興致。
如此地理得宜,這裡便被名曰賞花臺。
今日,是君梨入京十年來第一次踏出宋府的大門,對她而言,賞梅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出來了,能聞一聞空氣裡的香,看一看遠處的景,像一個被釋放的囚徒,乍然獲得了新生,意義非凡。
當然,這一切要歸功於宋蘭舟,是他據理力爭,在自己母親方氏面前給她掙得了一份自由,一個開端。
想起前日,他直接讓平安給她送了一套緋色衣裙,並帶話給她後日隨他一起參加賞梅大會。
她自是不信,因為方氏是絕對不會允許的。
昨日傍晚,當王嬤嬤告訴她明日可以出門時她驚訝的無以言表。
方氏……同意了?
她怎麼會同意呢?
是了,是他,肯定是一番唇槍舌劍,鬥智鬥勇,最終方氏沒有拗過他。
她喜極而泣,一顆心重新煥發了生機,像春天的柳條一樣抽枝發芽。
也許,她應該去相信,去嘗試……
今日一早,她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坐進了暖轎,除了身上的衣裳,裝點的頭面也是他給她挑好了送來的,雲裳也有。
當時看著鏡中的自己她都不敢相信那個人是她。
他的眼光很好,無論是衣服的顏色,款式還是與之匹配的珠釵,飾物,都俏而不俗,嬌而不豔,很貼合她的心思。
傷勢初愈,轎廂裡還備了柔軟的隱囊,供她倚靠。
暖爐,果脯也隨手可取。
想不到一個男子能細膩如此,若是日後,作為夫君,夫復何求。
一路上,雲裳又不知誇了他多少好,她雖沉默不語,心裡已漣漪不止。
至少他讓她體面的走出來了。
最近一樁樁一件件似乎都是他在向她證明:我可以!
如今,坐在賞花臺上,右邊的下首,雖然是最末,但能在眾人之中佔有一席之地,她已經很知足了。
“宋夫人,思梅園的梅花我年年來賞,年年都是流連忘返的,今年也是如此。另外我還發現園子裡的人跟往日不同了,多了好幾個小美人呢!”
才坐下不久,排在上首的一位婦人先開了口。她是翰林院大學士柳嘉誠的夫人殷氏,雖已人到中年卻頗有風韻。
今日她穿了一件墨綠色的衣裳,面前瓶中養著的也是一朵綠梅,說這話的時候眼睛有意無意的瞟向君梨。
都說宋家嫡子有一位未過門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