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時間過去太久,已經很少有人能想起曾經有一所不起眼的中學科學小組,初次發表了一篇智慧機器人的學習論文。也很少有人記得有一群學生製造的機器人讓扶桑啞口無言。然而這些靜靜結下的種子已經慢慢開出了花朵,在各方的努力下,機器人對於這個國家的平民和學生而言,不再是高高在上無法理解的技術,而是所有人都熱衷參與的賽事。
季椽和宋冀寧所在的普白一高身為去年冠軍,自然倍受矚目,不明白的專盯著一高的高三學生,明白的專盯著那兩個看著像候補的二年級學生。
「奇怪,聽說一高是去年冠軍,現在地質隊用的蛇型機器人就是一高在比賽中發明的,但我看著一般啊?」一名從大學請來的裁判坐在高臺上看比賽,同時疑惑地問辦事員。
「您得看旁邊那兩個學生。」
「哪兩個?」
「最大個和最小個那倆。」
裁判:「……這比喻真形象。」
一高有兩個不怎麼出場的學生,一個身形特別高大,比現場的中學生都高都壯,看著像體育生,專門找來做苦力的。另一名學生略瘦弱,整整齊齊的好學生模板,像是特意被帶來參觀學習的。
裁判之前就注意到他們,也發現很多學生愛圍著他們轉,電視臺和記者也喜歡圍著他們拍,他還以為是這倆學生長得好看,媒體在找形象擔當呢!
「那我怎麼沒見他們上過賽場?」
「因為太欺負人了。」
「啊?」
「你如果看過去年的總決賽就會明白,他們上場就太打擊其他學生了,不在一個水平線上。」
季椽和宋冀寧不參加地區總決賽並非自負,只是不想讓其他同學太理所當然,覺得他們就該為別人掙這20分。好在學長們都很淳樸,發現季椽兩人不參與比賽後,除了有些緊張外,沒出現「你為什麼不幫我拿冠軍」這種白痴。
季椽和宋冀寧承擔了指導學生的責任,連物理老師都聽他們的,在整個參賽小隊同心努力之下,一高毫不意外地拿到了全國總決賽的名額。
不過以「前冠軍」的名聲而言,他們的表現確實不夠精彩。好在曾經的參賽小隊都知道真正的主力是誰,離開賽場前紛紛向兩人打招呼:「宋冀寧,季椽,決賽見。」
季椽:「啊?」
宋冀寧趕緊:「劉振興,決賽見!彭國東,決賽見!」
隨後悄聲告訴季椽:「這是北高的,那是南高的。」
季椽:「哦……?」
這就是兩人性格上最大的不同。宋冀寧向來好友遍地,他能記住所有曾經交談過的人,不管三教九流,各行各業他都能與對方相交莫逆。因此當有需要時,他總能找到一堆幫手。
而季椽向來不擅長、不主動交友,除了實驗室認識的朋友,他很少能從其他方面結交到朋友。因此別人找軟柿子的時候,最容易找上他這種人。
好在。
前世的季椽有老師。
現在的季椽有宋冀寧。
地區決賽後,選出了60所參賽學校,這次是在津市的體育中心進行全國總決賽——據說因去年比賽的大熱,有三座城市爭取舉辦權,最後被工業發展靠前的津市搶到了。
同樣因去年的大熱,外媒也注意到了這項全國性的中學生比賽。雖然不泛抱著「吹牛」「搞不好是軍事行動(人太多了)」的想法,但終歸派出記者進行跟隨報導。
然而這段時間,除了機器人大賽外,更引人注目的是全國嚴打。報紙新聞連篇累牘,整天報導抓捕了多少犯罪份子,打掉了多少黑暗勢力。而且從重從嚴從快,幾乎是抓到即審判即槍斃。
街道上再也看不到遊手好閒的小混混,曾經在村道上差點攔路打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