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重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寧管事知道不用進去問了,堂主擔心的事情已然發生了。
注釋:[1]繡衣使者,指漢朝特派至各地執行天子旨意的特使。
------------
謝謝大家幫我查錯別字。以後再看到,隨口留言告訴我一聲,這樣可以比我通篇來找省許多時間。還要解釋一下文中的星號。如果是連續10個左右的星號,那是文章敘事的跳躍處(我想打星號空格星號,但是起點不允)。如果是句子中出現的星號,那是被系統自動遮蔽的疑似敏感詞,無法手動識別修正。我可能會回去用拼音代替,或者在兩個字中間加一個短橫來解決。(話說這個識別系統讓我大笑了好久,比如日字後邊只要是人稱代詞就會被遮蔽,哈哈哈哈,我又忍不住了。)
別忘了投推薦票,謝謝你們的打賞,要繼續哦!
第四十五章 出西城
龍支城的西門,由於靠近西向的官道,原比另外兩座城門多修繕,因而門樓的形制更為齊整,簷角也飛翹得更為精緻些;也因為靠近官道,一出城門便有許多店鋪酒家,做商客驛足的生意。然而漢羌開戰以來,最為凋敝的也是西城門一帶。官道常為羌騎截擾,且馬騎來去無定,漢軍雖猛卻無從緝拿,這通西域和大漢的商客就減了大半。商客既減了大半,靠他們維繫的店鋪酒家也失了大半生意。
自趙充國帶兵馬渡河,進駐龍支城以來,更是城門禁閉。這西城門外以及近郊的生意完全停歇。正午如到西城門外一望,可見一眾房舍在怒日烈照下竟全無人息。
然而守西城門的城頭兵士卻在幾個月圓之夜見到兩三處房舍頂上冒出炊姻來,又聞得幾聲孤狼的叫聲,西城外鬧鬼狼的訊息便在城中城外不脛而走。城中人由於疫病和圍城一時顧不上這城外的事;城外的羌人卻也聽說了這訊息,加上西城外房舍多,不夠開闊,楊玉留下的人馬便一直駐紮在南城外辱罵挑釁,只派羌騎在白日裡到西城外巡探。
不過楊玉的人卻真的在龍支城的西門外抓到過一些人。原來那些客棧酒家的主人都避戰在城中,店鋪卻帶不進城去。一些訊息不靈通,或是鋌而走險求戰時厚利的商隊遠道而來,便自己在空無一人的店中落腳留宿甚至生火做飯。這些人中既有漢人也有胡人。楊玉的手下抓了兩回,有殺有罰,全憑當時的心情。西城門外濺了血,逃回去的商人一傳,這裡便越發森陰,再不見炊煙繚月,鬧鬼的說法卻是越發繪聲繪色了。
這一日雞鳴未至,天光仍暗,西城門外的幾家荒蕪的店鋪中,搖搖而出三輛馬拉的貨車,接著次第晃出一眾人影,且或騎或牽都有馬匹相隨。最後從一家稍大的店鋪後院轆轆而出一輛輕轅棚車。這棚車流蘇掛著錦棚,顯然是西北商路上的商客所用。一行人化零為整,漸漸形成一個馬隊,走出西郊荒棄的屋舍群後,卻並未上官道,而是隱伏深糙中向外張望。
不遠處幾個巡邏的羌兵正在馬背上說笑,龍支南城外的先零營地上忽然傳來警戒的號聲。幾個羌人調轉馬頭,遠遠望見城南門樓上有火把螢螢遊動,急忙揚鞭向城南外的營地回奔而去。城南外坡地上的上百頂氈帳口,此時正紛紛挑出火把,如同一頭被攪了睡眠的巨獸正在薄霧中甦醒而來。
在飛馳而去的羌騎身後,怒生的野柳蘭正在夏末的晨風裡微搖,幾尺高的精株將城西北的坡地又拔高了一些。深糙繁花中,一隊人牽著各自的馬匹躬身潛行,連那馬車的轅木之聲也被遠處的號聲和馬蹄聲淹沒了。蒿糙間的身影很快便消失了蹤跡,隱於糙坡下的樹林裡。南城城頭的火把此時也沒了動靜。先零的馬騎在城下繞了幾圈,只得怏怏回營地而去。那幾個巡邏的羌人打馬回到西門外,抱怨了幾句漢人的龜縮策略,重又在馬上說笑起來。
夏末清晨的樹林,綠葉繁茂,青果滿目。剛剛潛進林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