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還真夠臭的。」李楓沒想到狗屁藤,臭成這樣,差點噁心的把剛吃烏米飯給吐了出來。「佳佳,這東西這麼臭,真是做烏米飯用的材料?」
張佳佳笑著點點頭。「是啊,這是用來提香的,少了它烏米飯可沒有這麼香了。」
「提香?」李楓怎麼也想不明白,這麼臭的東西竟然用來提香,真是神奇啊。
「你要是不習慣,離著遠點,我來摘。」張佳佳見李楓皺著眉頭。「沒事,呵呵,只是有點好奇,這麼臭東西竟然能用來提香。」
張佳佳笑說道。「我第一次見這也挺疑惑,或許這就是大自然奇蹟和祖先的智慧吧。」
「這倒是沒錯。」
兩人說說笑笑,摘著狗屁藤,接下來摘了米紫藤,楓葉,大血藤,要說這幾樣都算中藥材,烏飯葉有滋陰補陽,提神健腦功效,大血藤補氣,狗屁藤除卻提香味之外還有一些其他的保健功效,米紫藤有去濕氣的效果。
李楓的端午藥膳菜譜裡有一種粽子和烏飯相似,都是用著山裡藥材來浸泡糯米製作出美味的竹筒飯。「這些夠嗎?」李楓摘了些大血藤,說著大血藤,其實挺細發和茅草根似得。
「夠了。」
張佳佳接過來放在竹簍。
「我來背吧。」
「沒關係,不重,你手臂和肩膀需要好好揉捏一下,回去我和連成叔說下,幫你用藥草擦拭按摩一下,明天會舒服些。」張佳佳不讓李楓動著竹簍。
「沒關係,只是有一點酸脹。」李楓笑著揮舞一下胳膊,咧咧嘴,還真有點疼。
張佳佳白了一眼李楓,還逞能。「走吧,咱們快點回去,不然石臼兒要給別人占上了。」
石臼,用一塊大整石慢慢鑿成。它形同一隻巨大的酒盅,臼口的直徑不小於七八十公分。一隻大的石臼,一般要四個人才能抬得動它。臼內鑿有鑼紋,臼的身子須埋在地下,臼口露出地面,四周用破陶瓷缸片貼平,以便於清掃。
在臼的上面,架著用一棵大樹段做成的「碓身」,「碓」的頭部下面有杆杵,杵的嘴子上按了鐵牙。「碓」肚的中部,兩邊有支撐翹動的橫杆,就像玩雜技的「翹翹板」中間支撐那玩意兒,「碓」尾部的地下挖一個深坑,當把重心移到「碓」尾並將其向坑裡踩壓下去,「碓」頭即抬了起來,然後舂下去,抬起來,再舂下去,就這樣機械地重複,便是舂米,舂藥材啥的。
碓臼上面橫著一根木桿或竹杆,供舂東西的人扶手。熟悉的老手,有時會連續不斷跑跳著舂了起來;有的還在「碓」頭上綁塊石頭加重,舂起來更有力。這樣的舂法,用了巧力,加快了速度,也可能有利於提高加工質量。
「寨子還有石臼?」
「是啊,一會我來舂。」張佳佳笑說道。「我們要快點了,二妹她們肯定比咱們先找著烏飯葉。」
「為啥?」
李楓鬧不明白了。「咱們速度不慢啊。」
張佳佳臉微微泛紅。「我平時進山少,對山裡情況不如二妹她們瞭解。」
這樣啊,李楓還以為啥呢。「沒關係,下午時間還早,咱們慢慢來,慢工出細活啊。」
「楓子還真會撩妹。」
「就是,這傢伙開始還挺會裝啊。」
直播間裡好一陣沒人討論,李楓和張佳佳兩人挺有意思,如同拍電視劇似得,大家看著會心一笑。
「楓子這是進入狀態了啊。」
「狗糧灑個不停。」
李楓瞅了直播間,嘿嘿笑。「快點吧。」
「嗯。」
兩人回到村子三對新人已經開始舂烏飯葉了。「寨子是每家都有石臼嗎?」
「咱們寨子裡有四口石臼,平時大家公用的。」張佳佳帶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