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煌貴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趙桓卻根本沒有理會李綱的提醒,反而無所謂的笑了笑之後說道:「開始答題吧,限時三炷香。」
隨著趙桓話音的落下,李綱也只能無可奈何的退了回去,任由無心點燃了時香。
趙桓掃了一眼坐在案幾後面各自皺起眉頭卻不知該如何答題的考生們一眼,開始眯著眼睛養神。
說白了,趙桓根本就沒有指望這屆的科舉能選出幾個有用的人才——
治理國家,輔佐君王,需要的從來就不是詩詞歌賦,就連策、論也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看一個官員能不能注意到地方百姓的生活,能不能針對國家的弊證提出針對性的解決辦法。
當然,還要看這個官員的操守如何。
有德無才者無益於政治,有才無德者易害民!
恰好,趙桓準備的題目裡面就有專門針對這個問題的。
第一百三十九章 不使群臣虞其意
對於這些應試的舉子們來說,靖康元年的殿試,是真的很噁心人——
表面上看起來沒什麼,只是讓考生陳述一些路上的見聞,可是實際上,這種破題根本就是得罪人的送命題!
除去寥寥幾個家在汴京的考生之外,剩下的那些考生大多都是來自於大宋各個地方,天南海北的哪裡都有,進京趕考的路上肯定經過了許多的州縣。就算這些考生們再怎麼忙著趕路,也總能聽到、見到一些地方百姓的生活狀況,對於地方官員的情況,肯定也能聽到一些風聲。
可是問題也正是出在這裡。
地方官員的風評自然有好有壞,現在讓自己把這些官員的事跡都給抖落出來,好的還好說,壞的呢?以後還要不要同朝為官了?
萬一哪個倒黴恨因為自己的答卷而丟官去職甚至於喪了命,那自己豈不是招人恨?
但是不好好作答又不行。
應試的舉子不止自己一個,和自己同路的舉子肯定也不止一個兩個,倘若自己胡亂寫上一些,遮掩倒是替地方上的官員遮掩了,可是其他人會不會替他們遮掩?官家會不會遣人前去核實?到時候自己在皇帝心裡又是個什麼形象?
十年寒窗又是為了什麼?
所以哪怕明知道這就是一道送命題,也只能本著死道友不死貧道的心態好好答題,哪怕一個不慎,就會賣掉自己未來的隊友!
龍椅上,十二毓冕冠後面的趙恆自然將一眾考生的神態都盡收眼底。
一個個的都好好給朕答題吧,朕既然敢用這種赤裸裸的陽謀,就不怕你們玩什麼花樣——
想賣掉隊友好當官的人多了去了,三百多個考生裡面也肯定會有那麼幾個正人君子,你不賣,總有其他人會賣。
只要有人願意賣,這些考生就相當於不用給錢的御史言官,而且每三年都會有這麼一批!
待到三柱時香燃盡,集英殿中舉子們的答卷無論都沒有答完都被小太監們收走,這些應試的舉子們也終於長舒了一口氣。
然而出乎這些舉子們意料的是,小太監們在收起試卷的同時順手又放下了一張空白的白紙,而趙桓也笑眯眯地說道:「西夏李氏罔顧天恩,悖逆不臣,以致西夏生靈塗炭,江河倒懸。朕不得已,惟有披冒霜露,櫛沐風雨,攻城野戰,親赴矢石,勤勞艱難,危苦甚矣。
今西夏初定,百廢待興,金國又遣使來請開榷場,其中西夏該如何治理,並開放榷場之利弊,諸生可試言之。」
光讓這些考生們陳述一路上路過的那些州府的風聞,也並不能判斷這些考生們是否就有才華,只能判斷這些考生們對於百姓的生計是否關心。
現在趁著這些考生們剛剛答完第一題,正該是心神不定的時候讓這些考生們針對現在西夏還有榷場的情況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