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雨朦朧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將杯中僅剩下半杯的涼白開喝下肚,關旭陽愉悅的將包綜子的所有食材給拿了出來。
一大桶泡好的粽葉,粽繩,泡好的赤豆,醃製好的五花肉,包裝完好的鹹鴨蛋,袋裝去核蜜棗,最重要的是他今天起床就泡進水裡的五斤糯米。
泡好的粽葉丟入燒開的沸水中任它在裡頭待上個+幾分鐘,關旭陽才將它拿出來,剪去過長的梗葉,每一片都稍稍清洗一番,累在一個濾水盆中。
而浸泡了一上午的糯米則安靜的在水下吸水漲大,每一粒都圓潤飽滿,關旭陽用指甲輕輕揩了其中一顆米粒,只見它微微凹陷,鬆開後稍有回彈,這樣的糯米算是泡好了。
水泡糯米的時間才是它好吃與否的關鍵,每個大廚都有他各自的方法。而在關旭陽的心裡,這泡製糯米的時間長短卻是嚴格按照師父叮囑來做的,五個鐘頭的時間足以讓它們吸足了水分,只有用這樣的糯米包出來的粽子口感才會黏度適中,精而不爛。
製作鹹甜兩種風味的粽子,糯米的後續處理方法自然是不同的。
關旭陽將泡好的糯米濾水後分別放在不同的盆裡,其中製作鹹蛋黃肉粽的那一份加入了白糖,紅醬油,鹽巴,活勻之後靜置一旁,而甜綜則是加入泡好的赤豆。
鹹粽所需的五花肉早在昨天晚上睡前就醃製好了,肥瘦相間的三層五花肉切成塊狀,加入薑片,白糖、紅醬油、紹酒、蔥、薑汁、精鹽、味精等調味品醃製了+多個小時,只有這樣,五花肉才入味兒。
無論是上輩子還是這輩子都是地地道道北方人的關旭陽卻尤為喜歡甜綜子,許是受了師父張東官的影響,赤豆蜜麥更是他的至愛。
他師父的一生,至今都是一個傳奇。
本不過是蘇州一個管家的廚子,卻恰逢乾隆南巡,機緣巧合下被帶回京城,當上御廚,深得乾隆帝的歡喜。作為他親自教匯出來的徒弟,關旭陽愛吃的菜餚,以及做菜的風格跟他是一模一樣。
關旭陽愉悅的拿出兩片粽葉,並排對齊,將葉子稍稍往裡一折,兜成鬥狀。包甜粽,下面最底層放入混合好的糯米赤豆,在中間位置放上兩顆蜜棗,兩顆冰糖,最上頭用糯米赤豆一掩蓋,用葉子將頂一合,最後用粽繩來迴繞三圈打個漂亮的結,一個小小的三角形甜粽就包好了。
為了區分甜鹹口,關旭陽包鹹粽的時候包的是四角形的,四四方方,有稜有角,包法和甜粽不盡相同,只不過中間的餡兒換成了醃製好的五花肉和鹹蛋黃罷了。
他的動作迅速極了,不過一刻鐘的功夫,十幾個粽子已經包好了,邊邊角角愣是沒有一個漏的地方。
「嗚。,』水燒開的聲音響起,關旭陽看了看包好的粽子,扭頭喊道:「寧哥,你要吃甜的還是要鹹的?各要幾個?」
「啊?就包好了?」寧千舟一愣,手心的手機被他無情的丟到茶几上,興沖沖的就往廚房裡跑。
本書由連城讀書獨家發表,請勿轉載!公眾號搜尋連城讀書,贈會員,領福利
第111章 兩種都要!(二更)
「沒呢,水開了,正準備煮。」
「我來了,我來了……」得知粽子還未下鍋,寧千舟興奮的表情一瞬間down了下去,瞅了瞅三角形的甜綜,再瞅瞅四方形的鹹綜,他猶豫著說:「不能兩種都要嗎?」
這還真不是他貪心來著,他從小到大鹹甜口都愛吃的。
寧千舟的父親寧宏越愛吃甜的,但是他的母親白英最愛的就是鹹口的。每年一到端午節前後,二人必定有爭端,吃甜的看不上吃鹹的,吃鹹的鄙視吃甜的,每次爭論不休的時候都會強迫寧千帆和寧千舟兄弟倆做抉擇。
被逼無奈的兄弟倆每年都是甜鹹口都吃,漸漸的也就兩種口味都愛吃了。
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