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第1/2頁)
青衫書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蕭元景也給了回信,說一定不會讓初月姑娘當他的小後娘。
蕭遇之的心稍安,他知道舅舅蕭梁帝並非重欲重色之人,選秀也不過是四年一度的流程,有蕭元景的承諾,初月一定能夠平安回到徽州。
那段日子蕭遇之一直守著金陵的來信,他在渡口靜候佳音,先等來的卻是太子納妾的訊息。
在這次選秀中,蕭元景在他母后的示意下納了四位妾室,一併送入東宮做太子的枕邊人。
其中就有初月。
她確實沒有成為太子的小後娘,但卻成了蕭元景的女人。
聽聞訊息時,十七歲的蕭遇之怒火攻心,吐出一口鮮血後昏迷於地。
他徹徹底底記恨上了蕭元景。
據派出去的探子所言,東宮太子納的四位美妾各有千秋,除了初月其他三位都是金陵的世家貴女,且都是庶女。
蕭遇之不是沒想過個中緣由,但探子又說,其實那四位秀女在人群眾都不夠出挑,唯一的聯絡還是因為另外一個女人。
那是蕭遇之第一次記住安若的名字。他聽探子回稟道:蕭元景的那些女人們,有的鼻子像安若,有的嘴巴像安若……
而初月,恰恰眼睛像安若。
初月的眼睛也是這個小家碧玉的姑娘所有五官裡最好看的。
她的確遠不及安若。
可在蕭遇之眼裡初月就是最好的,就像蕭元景執著於安若一樣,哪怕他不得已要納妾,也在可選擇範圍內挑了最像安若的。
高高在上的太子沒有碰這些妾室,只會偶爾去她們的房間坐一坐,盯著相似的地方瞧一會。
他去了那三位庶女的房間,唯獨沒有去初月那裡,因為他答應了蕭遇之,納初月也並不是蕭元景的意思,而是他的母后,當時的高皇后暗中示意的。
只因為初月背後的江家是徽州最大的富商,也是供給軍需的第一大來源。
而在徽州駐守的,是蕭綏。
高皇后那時就想除去蕭梁帝這位過於年輕的兄弟,她試圖從軍需上動手,所以才和江家結親。
蕭元景知道母親的意圖,但這真相過於殘忍,他沒有告訴蕭遇之,也因為隱瞞使得誤會更深。
不過很快,高皇后的圖謀就落空了,或許是天助蕭綏,又或許年紀輕輕的綏王有什麼功德福報在身,未過兩月,初月就病死在東宮,死在了其他妾室手裡。
死在了女人們的互相爭鬥之間,淪為炮灰。
那年金陵難得下了雪,蕭遇之年少時的白月光終究沒能熬過那個冬日。從徽州來的富商小姐也根本鬥不過金陵城裡拼命往上爬的那些庶女,死在了宮闈傾軋中。
無論蕭元景有心還是無心,初月死在他的東宮就是原罪。這是蕭遇之一生無法釋懷與原諒的恨,恨意與日俱增,刻骨銘心。
因為恨,他成為了秦樓的主人,暗中培植勢力,表面上依然是紈絝的花花公子,背地裡卻恨不得蕭元景也跟著去死。
最好整個東宮徹底傾覆,為他的心上人初月陪葬。
蕭遇之整整等了三年。
終於等來一個機會。
三年後蕭梁帝駕崩,他沒有為舅舅難過,反而將目光盯上了因為帝王逝世而牽連其中的安氏一族。
蕭遇之將那安家的嫡女,已流放至徽州充為軍妓的安若偷龍轉鳳,藏進了自己的秦樓。
他欲訓練一枚最好的棋子,送至已成為新帝的蕭元景身畔,用世間最溫柔的刀,報恨意最深的仇。
……
蕭雲硯的聲音越來越輕,似帶著曲終人散的無能為力,他將蒼白的下頜輕輕擱在少女頸窩,呵出的氣息凝成薄霧:「我講完了。」
陳願感覺到了肩上的重量,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