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說夢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上遊資源的整合對孟謙來說是一件並沒有多少時間空間的事情。
回公司後,孟謙把自己之前的規劃方案拿出來,在一番斟酌之後寫下了三個字:雷射器……
第0091章 直系學長
孟謙把注意力先放在雷射器上,理由很簡單,它在光刻機中的重要性擺在那,同時,現在的華夏有機會去衝擊一下這個領域。
雷射器的出現,離不開兩個人,一個人大家應該很熟悉,是他提供了理論基礎,這個人叫愛因斯坦。
還有一個人叫查爾斯·哈德·湯斯,是他在1953年成功研製了第一臺微波量子放大器。
而全世界第一臺雷射器是紅寶石雷射器,它誕生於1960年,由米國的西奧多·哈羅德·梅曼研製成功呢。
那麼華夏的第一臺雷射器什麼時候出現的呢?
1961年。
是的,1961年,比米國落後了「整整」一年。
但既然華夏雷射器研究工作開始的這麼早,為什麼在光刻機領域,我們的雷射器,我們的光學鏡頭卻沒有一席之地呢?
這就是後世大家對華夏科研誤解的一個經典概念,叫做科研運用偏差。
在後世經常會聽到一些媒體包括網友會拿出類似這樣的一個論調,在光刻機領域,我們21世紀後才有精密光鏡,我們在21世紀後才有高精關柵,我們在21世紀後才有高精自動化系統,所以90年代的華夏是絕對不可能做出這些東西的。
這種論調的邏輯基礎就在於,在a時間出現了b技術,那麼就代表在a時間之前,我們是沒有能力實現這個b技術的,這樣一說,應該已經有人發現問題了,一個技術,一個產品的誕生,是有前提的吧。
說的通俗一點,一個天才,高一開始好好學習,他高一就能考全校第一,但他之前一直在玩,高三才開始好好學習,然後高三考了全校第一,你就能說,他在高一的時候是不可能考全校第一的?
人家只是高一的時候沒學習而已啊。
而雷射器,或者說的更準確應該是長光所,就是一個類似的情況,長光為什麼有些光學器件出來的晚,有些確實是做不出來,這點得承認,但還有一些是因為人家之前的重心壓根不在那東西上面啊。
長光所不僅在61年研製出了雷射器,更在幾年後成功研製了大型精密光學跟蹤電影經緯儀,只不過,長光所在光學上的研究從60年代開始就把重心放在了國防軍工上。
在核武器,在航天事業,在遠洋事業上,都有長光所舉足輕重的身影。
所以我們在光學領域真如媒體所說動不動落後米國幾十年?
呵呵。
做不了和沒有做,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
科研運用偏差為什麼在後世出現了很大的影響力,就在於大部分人沒有意識到一個科學領域有多少細分領域,就說常見的玻璃,一個玻璃你要是細分一下,能細分出上千個領域,光是平時大家產品上用的到的商業玻璃分類就有上百種。
哪怕是康寧這種玻璃巨頭,也不可能把玻璃領域的所有分類做到全球第一。
長光所的人和錢也是有限的,所以他哪有精力去把光學領域上所有的尖端技術都研究了,哪有精力去把光學器件上的所有尖端器件都做了,鍵盤俠掏錢麼?
去翻開看看長光所的科研成果,金屬基光學反射鏡,os影象感測器大系列,高精度小型化角度感測器,機載寬覆蓋推掃式高光譜成像儀……數不勝數。
如果這些大家陌生,有個東西應該熟悉,雷射武器,華夏雷射武器的核心技術提供單位,正有長光所的一席。
如果非要聊半導體行業,長光所在窄線寬高功率半導體雷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