駿青追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今天是4月26日,淄博,風和日麗,天氣宜人,陽光普照,生機盎然。 清晨的淄博劇院門前,人頭攢動,歡聲笑語。因為今天是淄博文友值得慶賀的日子,山大教授馬瑞芳親臨淄博要為家鄉父老帶來一頓精神大餐。遠聽不如近聞,機會難得,怎能錯過...... 上午九時許,在市電視臺首席主持人霍小語的頻頻笑語中拉開了馬教授說“聊齋”的序幕。 首先馬教授說的是自己年輕時曾在淄博這片熱土上工作生活過六年,對淄博有著深厚的情感。生活在泉城的日子裡有緣與蒲翁相知,從而開始走上與“聊齋志異”相伴的一世情緣路。 接著便展開講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在文學上的影響力,從幹寶的“搜神記”到唐傳奇文學淵源,聲情並茂,引經據典,如數家珍般一瀉千里,思緒馳騁,彷彿開啟了一幅幅歷史畫卷。講到聊齋與紅樓人物名稱來源時更是妙語連珠,滔滔不絕。當涉及到聊齋裡面的人物“席方平”“綠衣女”“嬰寧”......隨口拈來,或細節,或情節,或詩詞,或動作,栩栩如生,活靈活現,如在眼前浮現,令人耳不暇接,讚歎優佳。 當談到蒲翁的小說飄洋過海,故事被剽竊,版權被侵佔,則痛心疾首,奔走相告,藉助媒體為早已仙逝多年的蒲老爺子鳴不平,至今想來尤覺如雷鳴電擊,令人汗顏;當談及一代偉人毛主席對聊齋的高度評價,世紀老人鄧小平對聊齋情有獨鍾,.....“黑貓白貓”論的出處,劉伯承淮海戰役的策略論斷,陳毅借糧處的考證也是故事裡有故事,證據鑿鑿,令人信服;當談及為何聊齋這部巨著產生在淄博而無法在別的地方時,更是激情澎湃的說這與千年歷史文學沉澱濃郁的齊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根源關係,影響著他對文字的駕馭和對社會黑暗的無情諷虐鞭笞;當談及對現當代文學的影響時,列舉了張平,李存葆,張海迪,鐵凝,陳忠實,賈平凹,汪曾祺,張潔,崔永元.....一系列對當代文學影響深遠的名人對聊齋的熱忱欣賞與厚愛。 馬教授談吐風趣,儒儒文雅,涉及知識廣博精深,從不同角度闡釋“聊齋志異”這部偉大的著作深遠意義以及對聊齋文化將來前景的殷切期望,語聲敦敦如一石激起千層浪,內心深處久久無法平息..... 時間在語言裡流逝,不知不覺中兩個小時滑走,馬教授演講結束後,耐心回答了聽眾朋友們的問題同時也收到了熱情好客家鄉人民的豐厚禮品:一首老報人的詞表達對馬教授的殷殷感激;“聊齋知己回家”的大字代表了更多的心聲;九十九朵玫瑰更顯淄博人民的浪漫與喜愛之情;一個小小的福娃帶去對馬教授孫女“阿牛”美好祝福......喜笑顏開的她揮手致謝並祝願淄博的明天更美好,更繁榮。 在這裡也衷心企願這位從淄川蒲家莊走出來的教授身體康泰,萬事如願!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有空常回家看看.......喜歡駿青追日()駿青追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