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覺會變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簡陋的雙層天星小輪行駛在維多利亞港上,每天搭載著7萬人次的乘客,往返香港島與九龍半島。
一百多年歷史的尖沙咀鐘樓依舊矗立,望著香港文化中心和星光大道。星光大道上,李小龍、梅艷芳的雕像前擠滿了遊客。
半島酒店的露天餐廳內,談話還在繼續。
「2000年過後,內地對香港影人逐步開放,大批從業者北上。我們有實力,有經驗,很願意與內地同行一起進步。
但你知道,兩種事物的碰撞總會伴隨著摩擦,同時也限於政策,我們一方面在適應內地的審核制度,將港片代入內地;一方面尋找深度合作的夥伴,實現共贏。
我們最先看中了華宜和張藝某。」
「……」
剎時間,莊周腦中閃過了一系列片單:
《英雄》《十面埋伏》《滿城盡帶黃金甲》《三槍》《金陵十三釵》——安樂影業參與。
《天下無賊》《集結號》《非誠勿擾》——寰亞參與。
《寶貝計劃》《唐山大地震》——英皇。
「兩地聯合投資,用最具影響力的明星,拍大製作,這種模式在早期非常有效。
但當內地影市越來越火爆,內地資本陸續進入時,張導很快與我們切割乾淨,華宜接受了阿里、鵝廠注資,《泰囧》3千萬成本,拿下12億票房!
說明環境已經變了。
相應的,我們改變策略,又加大與博納的深度捆綁。博納靠發行港片起家,和我們的關係更加緊密。
經過10多年試水,我們摸索出了一條最適合內地市場的道路,特別近年主旋律興起,我們達到了良好的共贏局面。」
「……」
莊周腦中又閃過《紅海行動》《中國機長》《中國醫生》《烈火英雄》《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動》等等等等。
「香港導演+內地明星+大製作,這種模式非常成功。而且港星老了,影響力不在,我們也將合作夥伴從公司變成了個人。」
張佳振笑了笑,吐出一個名字:「黃小明,便是我們最先試水的,莊先生是聰明人,肯定清楚。」
「自然清楚。」
黃教主靠電視劇起家,靠電影提升咖位。
《夜宴》《神槍手》《風聲》《葉問2》《大上海》《中國合夥人》《太平輪》《烈火英雄》,他憑什麼拿這些資源?
因為他是向太的乾兒子,當年連臺灣媒體都在吹,號稱內地第一小生,那都是看港資的面子!
「影視圈變化快,我們這些老傢伙費盡心力才能跟上腳步。
外界對我們有很大的敵意,ok,我們低調,香港公司很少出現在片方名單裡了。內地巨頭壟斷行業,ok,我們與阿里有了深度合作。
內地觀眾需要新鮮有實力的面孔,ok,我們捧出了小黃鴨。
這一切,不是說我們想怎麼樣,在今天的環境下,我們掀不起什麼風浪了。仍是那句話,為了討口飯吃。」
he……tui!
若非莊周瞭解甚深,他就真信了。
要記住:港娛沒落了,港資可沒有!
你以為懟幾個香港導演,懟幾個香港演員,就算壓制他們了?天真!
隨便舉例子:張佳振開過一家經紀公司,其中有兩個股東,一個是湯臣,一個是電訊盈科。
電訊盈科是全港最大的通訊服務供應商,老闆是李澤楷。
什麼概念?
你能想像中國移動進軍娛樂圈了麼?
再比如,楊天寶、ki姐的那家公司,股東之一是寰亞傳媒,寰亞傳媒的股東之一是雲鋒基金。
雲鋒基金誰創立的呢?兩地的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