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梁彥昭頷首,「正是。」
「很好聽,彥昭也很好聽,」寧歆歆頓了頓,「你要是要一起看脈案的話,就在這等我一會兒,我先去把面發上。」
梁彥昭也跟上前,「我也去看看。」
南潞這邊的主食是米飯,梁彥昭的胃不好,吃饅頭會更養胃一點,所以寧歆歆今日準備蒸一鍋發麵饅頭。
她是北方人,更習慣吃老面饅頭,但是製作面引子需要時間,而且面引子發麵的效果比酵母粉要差一些,如今秋涼,發起來怕是有難度。
是以,中午頭她就召喚系統買了一包酵母粉,小包裝的酵母在現代只要一塊五,系統不做人,張口就要價一兩銀子。
她嘗試跟系統講價,結果系統說不要把它當做菜市場攤販,要把它當成自動售賣機。很明顯,售賣機不接受砍價。
到了廚房,她拿著裝酵母的油紙小包嘆了口氣,之前明明不是這個價的,看來下次用什麼東西一定要提前買好。如今雖然不缺錢,但是也不能常花這種冤枉錢。
她這樣想著,手上的動作卻沒停,淨手後取了個海碗,裡面放了牛奶和砂糖,糖是餵給酵母的,牛奶可以讓饅頭更喧軟,然後一點點往裡兌熱水,酵母在二十五到三十五攝氏度的時候活性是最高的,這個年代沒有測溫計,拿手背碰一碰,比體溫稍涼一點的溫度就差不多,攪拌均勻備用,酵母水不一會兒就會冒出氣泡了。
把麵粉放入大瓷盆裡,將酵母水少量多次地加入,邊加邊用筷子攪拌,等盆裡沒有乾粉,面也變成絮狀時,水就加的差不多了,然後就可以上手揉麵了。
揉麵是寧歆歆的童子功,她很小就跟姥姥學著發麵、揉饅頭,只不過後來家裡買了廚師機,就徹底解放了生產力。
想不到,如今又操起了舊業,姥姥的教誨仍在耳旁「揉麵有三光,面光、盆光、手光」,她左手扶住盆沿,右手開始揉麵,用手指將麵團往懷裡翻,然後用手掌根發力壓面。
在姥姥的老家,這個動作叫做「揣面」,不得不說,勞動人民的動詞使用也是出神入化,往懷裡摟可不就是揣嗎。
揉一會兒面,就要用右手把盆壁粘著的面搓下來,用左手把右手上的面也搓下來,再用大麵團把這些面絮包進去,如此反覆幾次,就可以做到「三光」了。
這時就要把麵團移到案板上了,案上還得提前撒上些生面防粘,把面揉到表面光滑,就可以排氣了。
排氣的方法有很多,老寧家用的方法是把麵團抻開、折三折、再搓長,如此重複幾次,等到麵團不粘手就是排好氣了,這時候如果切開麵團,就能看見內部細膩且沒有氣泡。
寧歆歆像她外婆一樣,不願麵團上沾鐵腥氣,從來不做刀切饅頭,都是用手揪劑子。
揉饅頭可能比揉麵還有技術含量,因為既要用手掌跟壓面,還要用大拇指收口,如果功夫不到家的話,饅頭底上的口就收不好,最後蒸出來要多難看有多難看。
寧歆歆做的饅頭就難看了好長時間。
她剛揉完一個,舉起來端詳了一波,發現手藝並沒退步,就聽見梁彥昭在門口說了句:「歆歆,我也想試試。」
第8章 面點雜燴 會越來越好的
梁彥昭在門口已經看了半天,終於忍不住要下手了。
玩麵團這事兒好像永遠對人有著莫名的吸引力,又或者說是,男兒至死是少年?總之不管怎麼樣,這樣不過分的要求總讓人不好拒絕。
「那你先去洗洗手,」寧歆歆道,「回來我教你。」
她心裡想的卻是,如果帶梁彥昭揉饅頭,還不知道要學多久,不如教點別的。想來想去,覺得花捲和刺蝟饅頭都是不錯的選擇。
她分了一半的麵團出來,用擀麵杖擀成了一張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