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江沛縣一直待了一個多月,他們才在多次失敗的實驗過後,最終將水泥給製作了出來。 潘知府和江沛縣的縣令看到堅硬而又平整的地面,無不感嘆一句這個水泥可真是太神奇,太實用了。 “賀秀才,本官實在是佩服你的想法和能力。”潘知府對賀謹書誇讚道。 賀謹書對此只淡淡的說道:“這都是集他人智慧做出來的,謹書不敢獨攬功勞。” 潘知府聽了這話只以為賀謹書說的他人指的是那些做水車的工匠,和想辦法提高和穩定火爐溫度的鐵匠,瞬間他就覺得賀謹書實在是謙遜低調,這樣的人日後肯定能有更大的作為,官階也一定能穩步上升,畢竟誰不喜歡這麼大方又不獨自攬功的人呢? 水泥做出來之後,賀謹書就跟沈瑱準備啟程回家了,再過不了多久就要過年了,他們回去還有很多事情要安排。 至於之後上報的事情,就交給潘知府來處理就好,賀謹書也不怕他會獨自攬功,畢竟他自己也不是吃素的。 告別了潘知府和江沛縣的縣令,一家四口,連帶著兩個下人,就一起回了家。 到家後歇了沒幾天,就開始年底的盤賬,和安排作坊的人員值班和休假,以及年節福利的發放。 今年除了新增了罐頭廠外和豆豉醬的分廠外,沈瑱還又弄了一個專門培育各類菌菇的大棚。 這幾樣東西賣的都挺火熱的,不過鑑於古代的運輸條件,所以新鮮的菌菇是隻在附近幾個鎮縣銷售,其他比較遠的地方則是賣的乾貨。 等到蒼州各縣鎮的道路建成,他倒是可以考慮將新鮮的菌菇賣去府城,或者在府城附近再開一個培養基地。 忙忙碌碌的就到了過年,李墨也從縣城回來了,村裡的學堂也放假了,各作坊也都停了工。 今年過年也沒什麼變化,就是多了衛明淵和衛夫人兩位長輩,照例是沈瑱做了一大桌子菜,然後一家人熱熱鬧鬧的吃了一頓年夜飯。 年後李墨找到沈瑱,對他說道:“你真不打算開一家酒樓?” “不開,墨哥要是想開,你可以去開一家,到時候我給你出配方,你找人來做就行。”沈瑱說道。 家裡的幾個作坊就夠他忙的了,他沒啥興趣再去開一下酒樓,累的慌。 而且今年他還想開一家織布染布的莊子,因為他聽說阿書的仇家有做布莊的生意,他要把這個做起來,幫阿書打壓他們。 李墨聞言就說道:“那也行,我去開酒樓,到時候給你分成。” “你今年為何有如此大的幹勁?”沈瑱奇怪的問道,“你以後是就準備做生意了?不準備走仕途了?” 李墨聞言就不自在的說道:“不走仕途了,我也老大不小了,所以要多攢一些錢,準備以後娶親用。” “你有相中的人了?”沈瑱八卦的問道,“是誰啊?” “我要去收拾東西了,過兩天就要回縣城了。”李墨一溜小跑跑回了自己的房間。 沈瑱見狀就對賀謹書說道:“阿書,墨哥肯定有貓膩。” 賀謹書對此也是點點頭,就是不知道李墨看中的是誰。 “他不會是看中了縣城裡哪家的小姐或哥兒了吧?今年才會想著努力賺錢。”沈瑱猜測道。 說完就又壞笑著跟賀謹書說道:“要不今年元宵節我們去縣城過?去偷偷抓一下墨哥的現形?” 賀謹書聞言就有點無奈的說道:“你真打算去?” “去吧去吧,反正元宵總要過的。”沈瑱連忙應聲道,“而且奶奶不是一直擔心墨哥成親的事嗎?咱們到時候有了“戰況”可以及時回來彙報。” 賀謹書聞言就妥協道:“那就去吧。”反正他們在哪過都一樣。 元宵節的當天,早早吃過午飯,沈瑱和賀謹書就帶著兩個孩子跟幾位長輩打了一聲招呼,然後就去了縣城。 今日元宵節縣城也是格外熱鬧,在賀謹書猜完燈謎,並給兩個兒子贏了兩個燈籠後,一家人就往放河燈的地方走去。 他們也沒去刻意去打聽李墨的行蹤,反正只要來看燈會的人,一般都會去河邊放花燈的,他們有很大機率能碰到人。 果不其然就在河邊,他們看到了站在那裡放河燈的李墨和他旁邊站著的一個身穿墨綠色刺繡衣裳的一位男子。 等那人扭頭跟李墨說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