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酸楂酪 (第1/2頁)
竺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臘月的雪飄飄灑灑下了一晚上,早晨起來,頗有種銀裝素裹的美感。 不是南方人,卻在南方工作的溫魚已經很多年沒有見過雪。記憶中的雪,還是和鄰居小孩兒們一起在路上你拉我我推你,大滑坡吭哧吭哧爬上去,屁股下頭墊個紙箱皮或者塑膠板再一口氣滑下來,要多痛快就有多痛快! 天然大滑梯。 早飯還沒吃完,家裡來了人。 溫遇青兩隻手互相插在袖子裡,典型的保暖動作。 “魚兒?惟京。” 一聽院子裡的動靜,欒縱添頭先跑出來。 “大舅?!你咋來啦?” 溫魚剛反應過來是誰的聲音,見溫遇青跟著欒縱添進來了,她起身迎了上去,“大哥。” 溫遇青應了聲,看向欒惟京,“我是來問問,你們這邊種了多少白菜蘿蔔。” 他是個靠天吃飯的莊稼人,旁的幹不好,地裡的活兒他比其他人稍微強一點。 欒惟京不管地裡的事兒,家裡的莊稼全是父親和老四在管,“這我還不太清楚,咋啦?” 就家門口的小菜園兒,長了幾棵白菜和蔫了吧唧的紅蘿蔔? 見欒惟京不知情,不擅長和人打交道的溫遇青又不敢越過他去找欒家其他人。 他正發愁,就聽溫魚開口道:“我去那院兒問問欒縱添他爺。” 小冤種突然拉了臉,“你吃著吧,我去。” 人都走出去了,欒縱添又扭頭不高興道:“不準叫我欒縱添。” 聽著就不親近,哼! 誰家當媽的那麼叫孩子? 溫魚,“……” 他又在幹啥??? 欒閏文一聽親家老大來了,隨著欒縱添來了這院兒。 不過老爺子沒進來,在院子裡喊了老兒子。 起先溫魚還不明白,後來才知道,村裡有‘公公不進兒媳房,大伯不坐弟媳床’的不成文說法。 為了避嫌,老爺子直接屋子都沒進。 這會兒的溫魚還不知道這些,長輩來了不進門,她主動迎了出來,“爸,吃了沒?” 欒閏文說正吃著,將視線放到了跟出來的溫遇青身上,“聽說你大哥過來,我打聽打聽啥事。” 問到莊稼物上了,家裡肯定得他出面。 溫遇青總算是遇到了能說話的,“這兩天溫度還得高,高完眨眼就降溫了,地裡的菜別急著往外挖,放地窖裡時間長了不好吃。家裡種的菜不多的話,用東西蓋上,不上凍。” 地裡的小麥不怕凍,就菜需要注意。 村子裡差不多家家戶戶都有紅薯窖、地窖,不管春夏秋冬,都會往裡頭放東西。 一進地窖,明顯和外頭兩個溫度。 可是地窖看上去是個理想的儲物空間,實際上並不適用於所有地區。 就好比他們這個地區,土質疏鬆、地下水位高,並不適合挖掘地窖。 以前也是實在沒辦法了,才一傳十十傳百,從別的地方學會了這個辦法,心理上覺得好使。 不懂的人不知道,冬季地窖溫度反而會高,加快食物壞的速度。 不用倆月,白菜和蘿蔔的水分還有營養就會流失。 欒閏文要不是害怕小兒子學不成話,也不會自己過來。聽溫遇青講了一通,老頭子回了那院兒。 “說啥了?” 欒閏文便說了地裡的事兒,洛松蘭哎呦了聲,“我還當啥呢,還特意跑一趟。” 老爺子是個魁梧的,欒惟京就是遺傳了父親。 “你懂啥!”欒閏文不贊同睨了老妻一眼,,“天大地大吃飯最大,那可都是進嘴的!溫家堡誰不知道,遇青是個種地養菜的好手,一樣的種子,一樣的地,經他手的就比別家的產量高,長得漂漂亮亮!” 洛松蘭笑笑,“是是,託魚魚的福,往後咱家也能產量高,長得齊齊整整的了。” 小老太眼底帶著笑,是打趣,也是真心誇溫遇青,“那你就趕緊領著四民上地吧,地頭不是還有些玉米杆?都能蓋白菜吧?” 欒閏文腦子裡過了一遍,才對洛松蘭說,“小魚她大哥說,他那裡有專門保溫的草簾子,多餘有,夠咱們用的。” 洛松蘭一聽,可不答應,“你快拉倒吧!他能有啥呀!還不是辛辛苦苦弄出來的?” 欒閏文拒絕過,可是溫遇青神色很不自在的堅持,他便看明白了。 他不像其他兄弟幾個,有別的能給溫魚撐腰。他想盡自己的一份力,讓妹妹的婆家重視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