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部分 (第1/4頁)
九十八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幾乎全部的軍隊。
在里加方向攻擊停止後,德軍的空虛終於暴露了出來,但是即便這樣,無論俄國人還是法國人,都認為德軍在東線至少還保留了30個師的兵力。這一判斷也成為法國統帥部信心膨脹敢於發動全面進攻的依據。
應該說,瓦德西計劃中最重要的一步,誘敵出擊的目標已經達到,而且十分完美。不過法國人也有自己的情報網,被矇蔽一天兩天可以,時間長了總是會發覺德軍在西線的真實兵力。這就要求,德軍必須在初始的十天或者十五天之內抓住法軍的主力,達成在野戰中合圍並殲滅大批法軍的戰略目標。
阿爾薩斯和北洛林所在的孚日山區象一條綿延的飄帶橫亙在萊茵河和法國邊境之間,期間共有三條主要道路聯絡著德法兩國。
縱貫西部洛林高原的是梅斯通道、該通道南起法國的凡爾登,北面可達德國和盧森堡邊境的軍事重鎮薩爾布呂肯,其背後便是德國的魯爾重工業區;東側通道是從貝爾福出發,穿過汝拉山後,沿著孚日山北麓向西北經過米盧斯、科爾馬再到萊茵河門戶斯特拉斯堡的道路。這兩條道路交通條件較好,均有鐵路想通,是德法兩國日常貿易和運輸的主要道路。
此外,還有一條道路是從孚日山中央穿過的通道,南起法國的圖爾要塞,經過南錫、呂內維爾和薩爾堡便可直通斯特拉斯堡。呂內維爾至薩爾堡一段是修建在山脊上的砂石路十分難走,不過從薩爾堡往北至斯特拉斯堡一段有鐵路相通。
除了這三條最具戰略意義的道路外,還有一條聯通弗雷曼和薩爾堡的橫向鐵路線,也十分重要。弗雷曼位於梅斯以北三十五千米、靠近盧森堡邊界的地方,這裡也是德軍在洛林的重要據點之一,由於西線鐵路在這裡會分出一個橫向的岔路,向東北一直通向薩爾堡,所以法軍一旦攻克薩爾堡不僅開啟了斯特拉斯堡的南大門,而且還可以沿著這條支線鐵路快速回插到左翼,只要再繼續攻克弗雷曼便可以達成從後方包抄梅斯要塞的目標。這便是法國統帥部不惜巨大代價強攻薩爾堡的最重要原因。
可以說拿下薩爾堡,法軍便獲得了戰場選擇權。這將是巨大的先手優勢,因為接下來無論法軍強攻斯特拉斯堡還是包抄梅斯都是德方必須要“應”的。尤其是在法方佔據“兵力優勢”的情況下。
誠然,從中路突破好處很多,但困難卻也非常之大,以至於大到難以完成。
那就是由於呂內維爾至薩爾堡一段,交通困難,使大軍不易展開。尤其是法軍為了攻克薩爾堡這樣修建在山間臺地上的強大要塞必須調集大口徑攻城大炮,而在依靠畜力拖拽的年代,這近乎是無法完成的任務。
不過戰前法國人花費巨大代價把一批最強壯的戰馬訓練成挽馬,由此而化解了難題。
所以,法軍這一招“中心突破兩翼開花”的妙招的確是德軍在戰前無論如何都沒有考慮到的。
而法國總參謀部秉承拿破崙時代的傳統,從來都十分青睞這種“出其不意”的戰略戰術,因為決戰前的“奇兵”往往可以從心理和戰術兩個方面壓垮敵人。
法軍不按慣常套路出牌,的確大大擾亂了德軍的作戰計劃。面對法軍在右翼的進攻,為了迅速達成誘敵深入的目的,德軍甚至有意丟了失米盧斯要塞。
但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正莫過於此。
獵人辛辛苦苦,下足本錢挖好了一個大陷進,結果等來的不是一頭肥豬而是一隻田鼠。
“就1891年的法德邊境戰役來看,法國人的致命錯誤卻並未帶來致命的失敗,原因就在於他們有悖於常理的戰術安排本身就是有問題的。而當兩個錯誤疊加在一起,卻發揮了奇妙的作用,以至於決心‘畢其功於一役’的德國人費盡心機的絕妙計劃竟然弄巧成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