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之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同等條件的人相比容易產生落差,即俗話說的人比人氣死人。省與省之間也存在對比競爭,現在浙海省周圍的兄弟省份紛紛上馬或者已經有了汽車企業,只有浙海省是一片空白。
北邊的直轄市滬江市,早已經有了大眾進駐,現在正和通用眉來眼去,遲早要拜堂。蘇吳省雖然沒有進入三大三小,但南汽也是汽車業老將,跟菲亞特集團早在引進依維柯時就暗送秋波,成親也是指日可期。西北方相鄰的安淮省也早有汽車企業,淮海機械廠生產的飛虎牌微型車、江淮廠生產的江淮牌客車都全國知名。更厲害的是安淮省已經把轎車產業定為951工程,就是九五計劃1號工程,打算整合省內汽車企業,從國外引進二手的福特發動機生產線,進軍轎車領域。西邊的贛西省早有了昌河汽車,成功和鈴木集團合資,在國內汽車版圖佔得一方先機。最後只剩下本來的難兄難弟,南方接壤的閩南省,現在也都有了自己的小算盤。他們已經和臺灣的裕隆集團簽約,準備引入得利卡車型。
轉頭望了一圈,就剩下浙海省一個孤家寡人沒有涉及汽車領域,其他兄弟省份都已經基本塵埃落定。省內早已經有呼聲說浙海也要有自己的汽車產業,主張引進外資汽車企業入駐,發展自己的汽車品牌。王朝暉不是沒看到發展汽車的好處,雖然中央一再強調要發展三大三小,不允許地方政府上馬汽車專案,但除了西北邊疆省份外,幾乎所有的省份都把汽車行業寫入了重點發展產業。不少省份早已在暗自動手,先上馬專案再說,準備生米煮成熟飯。
現在倒是一向來自詡為改革先行者的浙海省,遲遲下不了決心,猶猶豫豫想幹又不敢幹。這跟王朝暉有一定關係,因為他的高官之位得來太過意外。本來從滬江市調任浙海,他是準備出任高官一職。只因為原本的浙海高官屬地觀念過重,在選舉時被代表們差額了下去,居然把他選上了正職,差點鬧出大事故。雖然中央承認了本次選舉有效,王朝暉坐上了正職位置,但他由於資歷和人脈關係,在浙海省無法施展手腳。
總之,浙海領導層因為這次事件,如履薄冰了2年多,頭上感覺一直有中央在盯著,不敢做出太過越線的事情。因此,發展汽車業雖然也在領導層面談論,但誰都不敢出頭承擔結果。在其他省份紛紛上汽車專案,只有浙海省巋然不動靜如山。
王朝暉是從滬江市出來的高階幹部,自然知道汽車被譽為工業明珠能帶來多麼大的收益。他心裡也有腹稿,就是按照滬江市跟大眾合資模式,考慮由國企出面跟外方合作。但浙海省汽車基礎實在太過貧瘠,除了萬向集團這樣的知名零部件企業外,整車企業幾乎沒有。王高官有一個打算,就是把省內的農機廠拿出來,看看能不能和國內合資汽車廠建立分廠。他首選目標當然是滬江大眾汽車,浙海省可以不要自己的汽車品牌,但只求能擁有自己的汽車廠就好。簡而言之,就是不求其所有,只求其所在。
因此,對華夏廠這樣的民營小企業想發展汽車,他打心裡不看好,也不會對此支援。
沒想到王高官居然直截了當拒絕了華夏廠的請求,這讓韓皓有些鬱悶。他之前研究過,旁邊各個省份都在上馬汽車專案,身為一省經濟主官的高官居然無動於衷。
「我們不用省裡出錢,只需要精神支援就好。成了就是省裡的功勞,失敗就由我們自己扛。」
韓皓當然不死心提議道。
「小韓廠長,你們要發展汽車業的熱情我很感動,但感性不能替代理性。坦率而言,省裡也希望發展汽車業,但模式上主要考慮跟國內三大三小合資建分廠為主。咱們省汽車工業基礎先天不足,唯一優勢就是有不少汽車零部件配套企業。我們不要固守陳舊觀念,以為一定要自己弄出什麼名堂才算成功,把優秀的別人拉到我們這裡建廠一樣可以產生效益,帶動稅收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