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棟樑之才 (第1/2頁)
作者二三子行不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35 棟樑之才
陽翟大戰結束了,吳國取得了空前勝利!
但也留下很多疑慮,那就是明明智伯瑤等人還有八萬多大軍,加上三萬多騎兵,有11萬大軍,為什麼智伯瑤毫不猶豫選擇突圍離開。
導致吳國還沒有形成的包圍圈的側翼出現巨大漏洞。
是智伯瑤害怕張道衍的騎兵?
不可能,如果他就這點水平,很難稱霸北方。
肯定是得到了什麼情報。
導致他確信,吳軍調兵遣將,準備圍殲他!
所以,他搶先一步撤退。
所以四家裡面,他們智家的損失是最小的。
其次是趙無恤,他的步兵也很奢侈的有大量戰馬。導致他們逃走的時候變得很容易。
倒黴的只有騎兵不多的韓魏兩家,需要遭遇吳軍精銳的截殺,圍困,狙擊!
更好還在天氣最惡劣的寒冬,選擇撤退。
所以,錦衣衛又有了新工作:誰給智伯瑤等人提供了吳軍的戰略情報!
相比起收服鄭國和河南的韓家領地,這個顯得尤為重要。
吳王地很忙,一面派出安撫使,前往這次出兵的各地巡視,主要是詢問,薪水是否到賬,戰功獎勵,各地郡縣是否依照國君旨意兌付,是否存在拖延,吃拿卡要等惡劣行為。總之有一點,為了下次揚州兵,荊州兵,益州兵還是和這一次大戰一樣迅速,高效,積極。
吳王地派出大量使節前往慰問,確保功勞被切實記錄和獎勵。哪怕是沒有戰功,比如不遠數千裡從閩中郡抵達陳都的幾百郡兵。他們實際上就在陳都住了一個月。
然後戰役就結束了,他們被下令可以回去了。
這種情況,他們也是有苦勞的,可以拿到一筆“返鄉路費”而且在陳都就會予以發放。確保沒那麼多中間商!!
可以說,這次動員各地郡兵北上助戰,效率高,節奏快,戰果豐厚,讓吳王地很滿意。
自然,揚州兵和荊州兵南部計程車兵還有一個另外工作:把數萬晉國身強力壯的戰俘,押解到吳淞口,交給那裡的殖民公司,至於殖民公司是把它們武裝起來,去征服南洋乃至更遠的殖民地,還是去挖金礦,銅礦。
上面沒說,也沒管。
但很明顯,為了怕這幫晉人前腳釋放,後腳就逃回晉國,下次繼續和吳軍作對,
所以被流放到遙遠的殖民地,讓他們找不到回來的路。
是吳國朝堂的共識。
相比起南洋等地土著,連話他們都聽不懂,韓魏士兵的語言文字雖然有差異,但吳國派去的官員,至少還聽得懂。
這也是吳國解決不穩定的戰俘,最常用的策略。
把它們丟到沒有船隻,沒有指南針,根本回不來的海外殖民地。
自然還有一部分,去了東瀛!那裡的銀礦實在是太多了。
這也是吳王地有錢大事犒賞三軍的關鍵:來錢確實容易。
雖然比後來印紙幣費勁一些,但也就那麼一回事,只要模具製作好,後面就是源源不斷的金幣銀元和銅錢。
至於這些人跑去那邊造反,他也不怕,只要你沒有比我強大的海軍,我要去征服你,就是時間問題。
吳王地安排工部尚書莫無傷,接手函谷關改造和銅關新建的工程。
因為他還有更重要的兩件事:
安葬大將軍公孫雄,緊接著還要給老丞相王孫雒,完成最後的遺體告別。
公元前464年初,吳國連續發喪,也讓首都陳縣和陪都壽春,一片白!
“魂,歸來兮!......”
逝者已去,生者安息!
兩次葬禮的參加,讓吳王地更加